什么是熔断机制(什么是熔断机制举例说明)

A股4天4次熔断,史上最短交易日诞生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什么是熔断机制,为什么要设立熔断制度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熔断是什么意思
  2. 什么叫熔断措施
  3. 什么是熔断机制
  4. 熔断机制是什么意思

熔断是什么意思

熔断是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所以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会暂停交易。

在我国,2015年12月4日,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正式发布指数熔断相关规定,设置5%和7%两档阈值,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规定,以沪深300指数作为指数熔断的基准指数,设置5%、7%两档指数熔断阈值,涨跌都熔断,日内各档熔断最多仅触发1次。其中,全天任何时段触发7%熔断阈值的,暂停交易至收市。

紧接着,在新年的首个交易日,1月4日13点12分,沪深300指数跌幅触及5%,临时停牌15分钟。13点27分复盘后不足6分钟,沪深300指数跌幅超过7%,再次触发熔断7%的阈值直至收盘。熔断机制上线首日便得到了检验。

扩展资料

熔断机制(CircuitBreaker),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具体来说是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

2020年3月9日,纽约股市开盘出现暴跌,随后跌幅达到7%上限,触发熔断机制,恢复交易后跌幅一度有所收窄,收盘时纽约股市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7%。3月12日,美国三大股指在开盘后即遭遇暴跌。道琼斯指数开盘狂泻超过1400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超过6%。市场分析认为,标普500可能很快再次跌穿7%熔断线,导致本周美股第二次15分钟熔断停盘。3月16日,美国三大股指开盘暴跌,标普500指数跌逾7%,触发熔断机制,停盘15分钟。3月18日午间,纽约股市暴跌再度触发熔断机制。

什么叫熔断措施

熔断措施即熔断机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是指为控制股票、期货或其他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风险,为其单日价格波动幅度规定区间限制,一旦成交价触及区间上下限,交易则自动中断一段时间(“即熔断”),或就此“躺平”而不得超过上限或下限(“熔而不断”)。

狭义则专指指数期货的“熔断”。之所以叫“熔断”,是因为这一机制的原理和电路保险丝类似,一旦电流异常,保险丝会自动熔断以免电器受损。

什么是熔断机制

A股熔断机制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的上依据是沪深300指数。

具体的规定是:1、沪深300指数触及涨跌5%线,那么启动熔断,沪深两市及所有股指期货中断交易15分钟;2、沪深300指数触及涨跌7%线,启动第2次熔断,这样就直接收市;3、14:45后的熔断那么就直接收市;4、熔断15:00之前结束的,沪深交易所对已接受的申报进行集合竞价并撮合,随后连续竞价,熔断开始起12分钟内的申报进行集合竞价,第13分钟至15分钟进行撮合。

为什么要引入熔断机制呢?主要目的有3个:1、是为市场提供“冷静期”,避免或减少大幅波动情况下的匆忙决策;2、是抑制程序化交易的助涨助跌效应;3、是为应对技术或操作风险提供应急处置时间。从出发点说,想法是好的,但现实的残酷的。

结果呢?2016年1月7日,沪深300指数迅速下跌,熔断连续触发5%、7%两道阈值,上证跌破3200点,收于3125点。交易时间再次刷新纪录,一天交易仅约15分钟。

熔断机制不是中国独创,美国市场1987年发生股灾后引入了指数熔断机制,2010年引入个股熔断机制;韩国金融市场在1997年发生金融危机后引入指数熔断机制和个股熔断机制,2015年又修订了指数熔断机制;伦敦交易所2015年1月将富时100指数成份股动态熔断阈值由5%降为3%,静态熔断阈值由10%降为8%。

熔断机制是什么意思

熔断机制(CircuitBreaker)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

具体来说是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

文章分享结束,什么是熔断机制和为什么要设立熔断制度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什么是熔断机制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4/133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