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分界线为什么从伏尔加河变成了乌拉尔山

世界上地跨两大洲的国家之俄罗斯 土耳其和哈萨克斯坦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亚欧分界线为什么从伏尔加河变成了乌拉尔山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子成为什么意思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亚欧分界线为什么从伏尔加河变成了乌拉尔山
  2. 当自己的亲人忽然过世了,你的感受是什么
  3. “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

亚欧分界线为什么从伏尔加河变成了乌拉尔山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是当年俄人为了把自家定位为欧洲人而故意给改的。

世界各个大洲,彼此之间的分界线都是人为规定的,比如北美与南美之间的分界是人工开挖的巴拿马运河,非洲与亚洲的分界是人工开挖的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是白令海峡,而亚洲与欧洲的分界比较复杂,因为欧亚两大洲连接得浑然一体,还不像亚洲跟非洲那样只有一点。所以对于亚洲跟欧洲的分界划定,一直都比较复杂。

虽然现代欧亚的分界被确定为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与土耳其海峡,但其实这条线是被人为向东推动了之后才形成的,尤其是北部的乌拉尔山。最初的欧亚两大洲北端的分界有很多,比如伏尔加河、顿河等,都曾经做过欧亚分界。

最早对各个大洲进行分界的,是西方人,而西方人里最早提出相关概念的,就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地处巴尔干东南角落的古希腊,在其文明兴盛的时候也曾将自己作为已知世界的中心,而当时希腊人的活动范围很广,比如如今的黑海沿岸,都曾是希腊商船游弋的地区。

古希腊时代,将黑海称作是“死海”,因为黑海海水发黑鱼群甚少,而且常年风浪很大,古希腊的传说里将黑海周围描述成凶险之地。而黑海的北边有个很小的亚速海,亚速海北边有一条巨大的顿河。如今的顿河并不算大,但在当时希腊人的认知里,是条巨型河流,顿河以东的地域无人涉足充满未知,所以古希腊人将黑海、亚速海、顿河当做欧亚分界。

事实上,古希腊人所鼎定的这条欧亚分界线,一直延续到了近代时期,但随着东欧地区的俄人崛起,这种界线划定开始出现变化,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不断往东移动。由斯拉夫人建立的基辅罗斯,在10世纪前后开始尊奉东正教,斯拉夫文明开始与东罗马帝国留下的文化进行融合,然而斯拉夫终究曾被西部欧洲视作蛮族,与西欧格格不入。

也由于是文明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和差异,俄人在很长时间内都不被传统的欧洲主流文明所接受,直到沙俄彼得大帝时代,当时在彼得一世的主导之下,沙俄不断进行改革,学习西方文化与科技,无论生活还是文化习俗上,都开始不断靠近西方。在这种情况下,沙俄开始得到西方文明的接受与重视,不断从东方国家变成西方国家。

而在沙俄实力迅速提升之后,沙俄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将自己的领地范围向西部推动了很多,当时除了整个伏尔加河流域,向来被视作欧亚分界的顿河流域也被沙俄收入囊中。从地缘上看,当时的俄人势力范围已相当深入欧洲的腹心地区,俨然就是个欧洲国家,不过若按顿河为界,沙俄的领地欧洲部分还是太少。

为了巩固自身的欧洲国家地位,强化西欧各国对于沙俄的认同,18世纪开始,俄人开始在欧亚分界线的问题上动起脑筋。最终,俄人直接把欧亚两大洲北部的分界河流,从顿河移动到了伏尔加河,这里是当时俄国欧洲部分的中心所在,莫斯科也在伏尔加河流域,这下子沙俄的欧洲部分扩大了不少。

时间推移到18世纪中后期,俄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瓦西里·尼基季奇·塔季谢夫在前往乌拉尔山附近进行考察的时候,发现乌拉尔山两侧的植被与动物种群分布状况,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于是,塔季谢夫主张将乌拉尔山作为新的欧亚分界线。而当时的欧亚分界线还比较混乱,尤其是在北端,伏尔加河与顿河的不同河段都有被当做分界线的记录。

直到19世纪中期,人们正式将欧亚分界的北端从伏尔加河挪动了乌拉尔山脉,并且将发源于乌拉尔山脉的乌拉尔河,还有乌拉尔河注入的里海,以及当时俄国欧洲领地最南端的高加索作为新的分界,最终沿用到了今天。总的来说,欧亚分界线的确立与变化,完全都是人为进行的,而主导的俄人,为了其自身的欧洲认同,最终将界线从伏尔加河东移到了乌拉尔山。

当自己的亲人忽然过世了,你的感受是什么

通常说的亲人,是指家人和亲戚。从广义讲,现代社会亲情构成也发生变化,亲人也包括亲近的人。

我的好朋友张锦忠,虽然跟我不是传统狭意定位的亲人,但几十年如一日,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彼此冷暖相知,感同身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都以对方为最信任的人,最有价值的支柱…

今年元月初的一个早晨,山西太原,乌云挡住了冉冉升起的太阳,雾霾伴随着寒风,让人感觉少有的刺骨。我们小区冻的奄奄一息的树头上有乌鸦凄厉声时隐时现,一种不祥之兆让晨练的我感觉毛骨悚然……

当我踏着沉重的步伐,怀着恐慌的心情,回家打开手机一看!!哦…果然坏觉已成惨痛的现实——张锦忠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走了!!连一句“再见”都来不及说,踏上了不归之路,舎弃割爱了美好时光与亲人!!

此时此刻的我,瞬间觉得天崩地裂,撕心裂肺,苍天无应,孤苦伶仃,举目无亲…~那悲痛欲绝的失态是我平生以来母亲病逝后的第二次……

年后这段时间,阻疫宅家。每当我走出户晒晒太阳、散散步,总要情不自禁路过张锦忠曾经住过的西客站巷,驻足仰望这里的一草一木,虽人已去,但物非故,仿佛好兄弟的英容笑貌就在眼前,不由自主的潇然泪下,久久不能离开……

人生苦短,祸福旦夕,世事难料,懂得珍惜友情、亲情、爱情,珍惜时间价值,珍惜生命诚可贵,常怀感恩之心!奋斗之念!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件事!尽其所能为国家做贡献!为亲人亲情创造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肺腑之言,以期共勉!!

“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

醍醐灌顶颠覆三观,曲阜孔庙一位神秘的扫地老大爷,告诉我什么是孔子说的克己复礼。说的天花乱坠,似乎有那么点道理。也不知道对不对,分享出来。

有一年冬天我出差到了山东曲阜,正好到了,那必须去拜一下孔夫子。于是我抽空打了个车直接去了孔庙。

满怀崇敬在里面拜了孔子。出来外面出了很大的太阳,冬日的暖阳,晒得人非常舒服。我就在庙外面找了个石凳子坐下晒晒太阳休息休息。那时节游人如织,我也正好斜躺着休闲观看。

正在晒着,忽然一个老大爷,在我左边扫地,他白发苍苍,拿着扫帚一下一下地很认真的扫。

我当时年纪轻,不懂事,就没好气对他说:唉,大爷,扫地别在我旁边扫,这么脏。

他停下来看着我说:年轻人说话一点都没有好语气,这就是坐没坐相,说没说相。

我一听马上坐好,说道:大爷,你说的对,对不起,是我无礼了。

他笑着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我说:大爷你不愧是孔庙前扫地啊,出口都是这些之乎者也。

他说:这和在哪里扫地没有关系,走遍宇宙,这个风雅也都算数。

我笑着说:您这口气还不小。您这是要把仁义理智信发扬到全宇宙啊。

他说:这还需要我去发扬吗?它本来就是全宇宙的本来善法。

我说:是吗?您这一说,应该还挺了解儒家文化啊?那我问问您,克己复礼是说什么?您说的好,我就帮您扫完剩下的地。

他说:说话算话啊。老夫我正好累了。

我说:君子说一不二。

他也坐下来,说道:

克己复礼,是个人和社会达仁之境的终极方法。

在《论语·颜渊》中记载,颜渊问老师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克己,是说约束自己、修整自己,通过修行达到让自己正念正行。

复礼,就是自然回归礼的境界。

克己复礼,不是一个强制性标准。它只是孔子提出的一个理想化的倡导。

我们后世把这四个字理解为强制性的标准,拿来教条主义,本身违背了孔子的意思。孔子一辈子不搞教条主义。他一生只提出倡导倡议和选项给大家。选不选是你自己的事情。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事情必须靠个人自己内修,不在于外人怎么鞭策你要求你评判你。

他主张不要强迫,所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什么?这是宽厚待人,慈悲待人,不强迫别人非要怎么样,因为每一个个体没有把握没有恒定的标准可言。

所以克己复礼也一样,不是强制要求。虽然后人拿来强制要求君子非要做到才行,但是真正通透的人,知道这个东西只是希望而已。

孔子说仁就是克己复礼,就是告诉颜渊,如果大家都能做到,那就是仁。当然我们用脚指头都知道,人不可能都做到克己复礼。

我问:那么,克己复礼为什么这么难?

他说:克己复礼的意思是,人应该只把眼光和尺子对着自己,不是对着别人。只有人都注意约束自己,不去管别人的对错,那这个世界就太平了。

可是我们不可能理解这个意思,我们听了这四个字,马上拿出尺子对着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开始度量别人评判别人,你是不是君子,你有没有克己复礼,你做的事情符合不符合礼法,你对自己有没有约束,全是这个了最后。

其实他老人家说的,是要我们克己,克服自己约束自己检查自己修行自己,而不是挑刺找茬别人。

人人把自己搞好了,那世界当然就完美了。就是仁的大境界了。

所以说,世界的大仁,需要基本个体的小仁都达到了,才能自然形成。

一个社会个个都是自私自利的精细虫伶俐鬼,哪有什么仁可言?当然,反过来看,我们的社会也不可能个个都是自私鬼,有一个自私鬼,就相对有一个无私的人,是非黑白善恶都是对半的。不过我们常常喜欢看不好的一面来哀叹世风日下。

克己复礼的难,就难在只管自己不管别人,那实在太难了,我们都是习性如此喜欢挑别人毛病,喜欢拿标准去要求别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我们的习性,太难改了。

有几个人愿意不管外界,只管做好自己,默默自己修行,这种人太少了。尤其是修行人,不进修行门还好,还挺正常,一来修行,马上变成了道德纠察队队长,用替天行道之心,开始找世界的茬。

谁谁谁不得法,谁谁谁是邪师,谁谁谁道德败坏,谁谁谁没有捐钱,捐少了、谁谁谁价值观有问题,恨不得全世界人都是真善美的完美之人,他就满足满意了。

所以说,克己复礼最大的伟大之处,就是孔子看到人的习性这样,才给我们提出一个倡导,大家啊,少管闲事,修好自己,才是正路。

孔子也知道这个不现实,但是他还是提出来了。就像他提出其他的语录一样。有人懂了就救了一个人,好像那个在海边丢鱼的孩子,救一条是一条,不求完美理想,只救当下。

这是孔子的人生信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道是梦想,但是也要说出来。

我问:那,复礼,为什么是自然回归呢,不是一般人说的践行礼法吗?

他说:我刚才说了,孔子不说强制性要求,践行礼法,多少有点强制。他不是要你非要做成仁义礼智信的样子,仁义礼智信不是刻意做的出来的,是一个人心性修为的自然成就,是回归到了那个程度,是水到渠成。

所以说复礼,是回归到了礼的境界的意思。

你做到了自己约束自己,修为自己,时间一久,就回归礼的境界。不需要你给别人给社会定一大堆的君子养成规章制度。最高级的方法就是自然成就。

为什么自然成就这么好呢?因为它是发自肺腑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同和契合。

并不是依靠外部教条培训和要求而来被动达到。

当圣贤说出这些道理,有心的人,就会领会,然后在生活中感悟和践行。这就是老子说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上士闻道后,赶快去实践操作,去大小事情里践行,当他们践行的时候就发现圣贤所说完全不错,太对了,这时候就叫做和圣贤同频。

和圣贤同频,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就是你相信这个道理,并且愿意去生活中工作中实践和感悟印证这个道理。

比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心者闻听后,觉得有道理,就会去生活中试着感受,不去强求别人是一种什么感觉。就是这么简单。

你不去践行,它就是《论语》里的一句话,和你毫不相干,只能拿来丢书包,但是你践行了,感悟了,印证了它的好处它的对路,你就等于和孔子同频了。你就等于知行合一了。

这就是自然成就,自然成就就是内心认同,然后自然践行,在行道中自然而然地感悟了印证了,同时也成就了。

这和在学堂里被老师死要求非这样不可,在社会中被大众要求非这样不可,是不可比的效果。

所以孔子对君子很少提出要求,我们都误解了他,他说的都是倡导和建议,他只是站在山顶告诉大家,君子山峰的风云景色是如何的,要上到这个山峰,是可以通过怎样走。但是后世的人,把他的登山指南举起来,变成了教条和框框,虽然说有好也有坏,却其实还是违背了孔子的本意。

实际上一个国君,诸侯,要想让整个国家施行孔子主张的仁政,前提条件也必须是这个国君和诸侯自己先认同和践行了这些道理。否则就是教条。

比如一个老板,学了一大堆管理学理论,到了公司里,根本用不上,因为理论再好,也要在不同的实践里去体会和调整,去感悟。去试验。

这其实就是孔子和老子一致的地方,他们都是倡导自然养成的,但是老子的自然养成理论,是从根本上提出的道论,孔子的自然养成理论,是系统下面可操作性的方法论。

我问:那克己后自然可以回归到礼的境界,礼的境界到底是什么境界?

他说:礼的境界,就是心平气和、清明澄澈。

礼不是说人见了人都点头哈腰像日本人那样,那是礼的浮华表皮,搞过度了更加连表皮都算不得。礼是内在的精神。

一个人内在达到了心平气和,清明澄澈,达到了内在的理智巅峰,也就是自然真善的境界,这时候这个人已经同时具备仁义礼智信了,不需要再去刻意做什么。

内心平和,你自然与人为善,你自然不会口出妄言龇牙咧嘴没大没小,你也自然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你也自然不会强迫别人,也不会因为被人侵害就怨恨满心,你内心平和,就有慈悲在发散作用,你就自然会乐善好施、自然会一诺千金、也会极其珍惜每一段缘分。这就是复礼。

你见过一些山区的老人吗?他们是彻底的文盲,但是一辈子很亲和很平静,很有礼貌很和善,他们信任任何人哪怕陌生人,还对别人一诺千金。

这些品德,几乎全部不是靠教育灌输得来的。这就是克己复礼的效果。他们是很在意自己的道德水平,也很自然的天生如此。

所以孔子一辈子推广自己的这套东西,也有几层法,下层法,是礼制,靠当权者来施行的,一旦有人愿意干,理想社会模型可能就有希望建立。这就是为什么他要周游列国的原因。

中层法是礼教,通过教育培训,推广文化理念来传播礼的精神。

最上层是心法,是强调人心自觉的作用,所谓“人而不仁,如何礼”,这是孔子的最大的贡献,孔子赋予僵化了的“礼”及“仁”的灵魂,期望通过自己的教育,让人们能够从内在的修行觉醒、或者从外在行为规范中对自己的生命进行观照,从而唤醒自己的心灵,做一个立志俢养品德的君子。

这就是他说的克己复礼,自我觉醒、然后自然回归礼的境界。

所以,你怎么看这句话,以下等视角看,就去搞礼制,要求大家搞克己,大家都要规范自己管理自己,以中等视角看,就去搞礼教、希望通过教化和感染,传播礼的精髓。以上等视角看,就凝神回摄收敛,注重修心修自己,先把自己成就了,再去度别人。

你看,他这个和佛陀又有什么区别,所以佛教说大菩萨行道,各式各样随其因缘各显其身,做不同的教化。佛陀在《金刚经》里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儒释道殊途同归,走到巅峰之处大家握握手,哦,是你啊,哦,你也在啊,哦,我也在。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0内蒙古教师地理教案 大洲和大洋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4/134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