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衡阳是战略要地(衡阳为什么不往南发展)

中国的战略要地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为什么衡阳是战略要地和衡阳战役为什么不增援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为什么衡阳是战略要地以及衡阳战役为什么不增援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衡阳是战略要地
  2.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的步枪为什么很少看到有刺刀的
  3. 衡阳为啥落选自贸区
  4. 炮兵如果打光了炮弹,接下来他们还能干什么

为什么衡阳是战略要地

1.衡阳是交通枢纽,便捷连接,四通八达;地势易守难攻;盛产粮食,工商发达,为鱼米之乡。

2.战略要地是对山河锁钥,进攻退守,方为兵家必争之地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地区。亦称战略重地。有的国家称为战略点或战略地域。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海军、空军战略基地。战略导弹基地及地理上具有战略地位的要塞等。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的步枪为什么很少看到有刺刀的

某些人津津乐道的抗日战场“石牌保卫战”,中日两军确实爆发过白刃战,事件发生在石牌要塞外围曹家畈附近的高家岭上,其实也就是个营级规模的肉搏,因为胡琏第11师是分散逐次布防的,每个山头就一营或者一连兵。不管怎么说吧,足以证明抗战时期的中央军是普遍装备了刺刀的,因为这些部队都有条件换装了“中正式”步枪。

实际上,民国时期的兵工厂在仿制步枪时,也都在蓝图中做好了刺刀的设计,比如川造7.92毫米步枪就规定刺刀长425毫米、重400克,而阎老西太原兵工厂生产的“晋造6.5毫米步枪”,其实就是完全仿制日本人的三八大盖,当然也可以直接加装30式刺刀。但问题是,刺刀虽小制造却颇为不易,一方面需要好的钢材,另一方面还需要特别好的机加工精度。

好钢材大家都理解,否则刺刀一捅就弯了甚至折了,而抗战爆发前民国钢材总产量才不足4万吨(日本人是580万吨),有限的钢材还要用来造枪造炮,所以能够用来制造刺刀的钢材少的可怜。而加工时稍微出现点误差,刺刀就不能很好地跟枪管卡在一起,就会出现抗日神剧里面日军刺刀“随风飘动”的情况,那当然也不能正常使用。

费料费工还麻烦,是国内兵工厂当时不愿意大批量生产刺刀的主要原因,比如汉阳兵工厂在最初的10年中,生产各类步枪130726支,然而却只生产了2310把刺刀,配套率尚不足1.8%!其实这两个方面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的第三点在于,从黄埔系军队跟苏联翻脸开始,其军制和训练转而师从德国,而远在欧洲的德军是根本不重视什么白刃战的。

这就属于不切实际的盲目跟风,人家德军一个步兵营的火力配备,几乎顶上一个所谓“德械师”的全师整体水平,二战期间的欧美军队,也不需要把拼刺作为主要战术手段。所以从30年代初开始,国民革命军整体上就不怎么重视白刃作战,因此对刺刀的需求量也就不那么急迫,前文介绍过,八路军第129师出征时拥有步马枪4000多支,却只有55把刺刀,这其实也反映了对手的刺刀装备比例,因为肯定是连枪带刀一起缴获嘛。

偏偏我们的对手却是变态级崇尚“白兵战术”的日本军队,他们从明治维新建军到日俄战争期间,都把刺杀作为单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新兵要进行至少五个月的刺杀基本训练,所谓的专家们还结合西方军队的拼刺技术和日本的剑道,摸索出简单实用的刺杀要领。二战期间日本生产了680万把刺刀,所以日本士兵已经把刺刀当作重要的单兵武器,刀不离手。

拿俘虏练胆什么的就不说了,总之日本兵非常重视步枪和刺刀的结合,行军或者站岗时步枪基本加装刺刀,以便随时投入实战。而中国军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和训练,不仅刺刀装备数量不足,即便是配备刺刀的步枪兵,在没有准备进行白刃战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基本是刺刀入鞘。另外还要了解一个军事常识,加装刺刀的步枪对射击是有影响的,中国士兵在这方面也比较反感。

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将军曾经总结到,八路军早期在跟日军拼刺刀时,存在着技不如人、枪不如人、人不如人三大弱点,也就是第一拼刺技术咱们不如日本兵,第二咱们的步枪装上刺刀后没有三八大盖长、卡簧紧密度也不太好,第三是日本兵普遍矮壮结实,身体条件要好于营养跟不上的八路军战士,这也是抗战初期三个老鬼子敢对拼我们一个班的原因。

但是经过淞沪抗战和长城抗战的实战以后,中国军队对日军的刺刀术还是有所警惕的,因此在1935年定型的中正式步枪,特别注意了配套刺刀同时增加长度,为了在白刃格斗时与“三八式”步枪相抗衡,其刺刀全长约575毫米,仅刀身部分就长达428毫米(不过仍然稍短于三八式全长),另外中正式的刺刀与枪管的联接也更为牢固。

翻遍抗战期间西南大后方30多个兵工厂的产品明细,都没有发现“刺刀”一项,恰好说明了一个问题,中正式步枪的生产数量和刺刀是基本配套的,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不能过分侮辱国民政府兵工署的智商,已知自身火力不足以及日本人惯用白刃战,如何不知道给制式步枪配套生产刺刀?抗战期间各兵工厂生产的中正式总计达60万支,也就意味着同时生产了不低于此数的刺刀。

之前曾经写过一篇《滴血的武器》,记叙了军用刺刀的前世今生,尽管制造刺刀所需要的材质和工艺确实要求较高,但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高不可攀。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生产的“八一式”马步枪就配备了刺刀。而在整个抗战期间,各敌后根据地兵工厂生产的刺刀总数,有据可查的就达到123842把,那么拥有正规和专业军工生产能力的重庆政府,制造出来几十万把刺刀,有什么不合情理的么?

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当时兼着军训部长职务,抗战期间每年都要组织对各战区各部队的“校阅”,步骑兵校阅有八项科目的基本内容,以察看部队战斗力的强弱。其中第三项即为“劈刺术”,也就是步兵考核劈刺,骑兵考核劈刀,既然都列入了日常考核项目,说明各部队的刺刀配备率还是较高的,也证明在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已经有针对性地遏制日军的白刃优势。

大家所疑惑的问题,其实多半来自于观看影视剧的印象,那些未必代表真实的历史。总体来看,中国军队由于刺刀的配套率不高,确实做不到步枪兵人手一刀,而士兵不习惯经常加装刺刀的日常做法,也造成了一定的错觉。当然也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民国时期自产的刺刀质量不好,易弯易损,而各部队的补充又非常有限,所以一些步枪兵慢慢地也就真的没有了刺刀。

但是中央军嫡系部队尤其是德式师在刚投入战场时,刺刀的保有率还是蛮高的,比如我们最常见的这张照片,就可以清楚地发现校阅时每个士兵都有配发。

衡阳为啥落选自贸区

主要是郴县经济太发达城市规模堪比曹县,从月球上看地球唯一能看到的城市就是郴县,现在已经是亚太金融和政治中心,对口支援的城市有东京、首尔、新加坡、香港。美国的纽约和洛杉矶已经向联合国提出抗议和申请希望大郴县也要对口帮扶他们,并且纷纷表示希望早日来大郴县务工

炮兵如果打光了炮弹,接下来他们还能干什么

这个问题有意思。火炮是只有有炮弹的时候才能够发挥最大的威力,没有了炮弹,火炮就是废铁一堆。

不过,这种炮兵打光了的情况也的确有过,其中网上最容易找到的就是解放军在老山防御战中,解放军的炮兵就打光了战前准备的炮弹,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等着后方送炮弹上来,这一段时间可以检查一下火炮的情况,是不是需要修理。

老山防御战送炮弹的事情可以自行找一下,绝对是有了那种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感觉。

而如果是自己的弹药堆积地被敌人摧毁了,那炮兵就赶快跑吧,敌军的反击炮弹就打过来了,这种事情在一战时期的凡尔登战役中,德军就是由于疏忽大意把自己的弹药堆积地设置在法军的火炮射程之内,结果就是法军一发打歪了的炮弹一下子打爆了德军的150万发炮弹,成为世界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歪打正着,随后法军抓住战机,摧毁了德军原先占有绝对优势的炮兵,一举扭转了战局。

而最后一种情况是最为悲壮的,这种,一般会出现在突围的时候,这种情况下,炮兵会打光所有炮弹,然后就是把炮炸掉,然后炮兵拿着步枪充当步兵突围,这种情况可就是不少了,无论是解放军,苏军,德军都是这样搞,炮兵发出最后一发炮弹,然后就是上刺刀冲锋。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为什么衡阳是战略要地和衡阳战役为什么不增援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一个曾为首都,两个战略要地,如今却 沦为 三线的四个省会城市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4/134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