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合并利弊(央企合并案例)

国泰君安 央企合并驱动力强劲 六大板块有戏

大家好,央企合并利弊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央企为什么合并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央企合并利弊和央企为什么合并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国企合并重组的概念
  2. 大国企合并有何益处呢
  3. 央企合并利弊
  4. 两大军工央企宣布合并,国企改革收官之年,还有哪些有重组预期

国企合并重组的概念

国有企业重组是对国有企业的资金、资产、劳动力、技术、管理等要素进行重新配置,构建新的生产经营模式,使企业在变化中保持竞争优势的过程。

企业重组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企业重组是针对企业产权关系和其他债务、资产、管理结构所展开的企业的改组、整顿与整合的过程,以此从整体上和战略上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强化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推进企业创新。

大国企合并有何益处呢

国资委官网10月25日晚间发布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据中新经纬客户端报道介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船集团,俗称南船),旗下企业包括中国船舶(600150.SH)、中船防务(600685.SH)、中船科技(600072.SH)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船重工,俗称北船),旗下企业包括中国重工(601989.SH)、中国海防(600764.SH)、久之洋(300516.SZ)、中国动力(600482.SH)和中国应急(300527.SZ)等。

类似例子还有今年6月初,马钢股份发布公告称,中国宝武计划对马钢集团实施重组,安徽省国资委将其持有的马钢集团51%的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国宝武。通过本次收购,中国宝武将通过马钢集团间接控制马钢股份45.54%的股份,并成为马钢股份的间接控股股东,马钢股份的实控人也将由安徽省国资委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7月初,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丝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中丝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中央政府推进大型央企重组由来已久,下面笔者谈一谈下半年大型央企重组的重点与影响。

向制造业强国迈进,提高制造业技术自主性

核心技术是一条产业的命脉,对外技术依存度过高,是我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长期以来面临的一大障碍。“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中央经济会议提出:下半年要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以拥有优势主业的企业为主导,打造新能源汽车、北斗产业、大型邮轮、工业互联网等协同发展平台;持续推动煤炭、钢铁、海工装备、环保等领域资产整合,加快推进免税业务、煤炭、码头等专业化整合……。

防范风险去杠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下半年,要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防控,切实筑牢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严控债务风险、金融风险、国际化经营风险、法律风险以及安全环保风险。

当前国内的大环境就是要去杠杆。从宏观上看,杠杆率相当于整体经济的债务率(债务占GDP比率),过高的债务率增长可能意味着不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人们把钱都投到炒房、股市、基金里去,而不是搞创新搞生产,长此以往就是经济的大崩盘。如美国在次贷危机前的2000到2009年,宏观债务率从175%升至240%,而危机过后债务率则相对稳定不变。中国在进入过度举债的经济发展模式后,2008到2017年,实体部门债务率从129%升至242%,去杠杆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显著偏高,其中央企的负债率,远高于民营企业。从数据上看,2017年末大型央企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6.3%,而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5%。而到了18年3月份,102家大型央企总债率66.6%,80%以上负债率的央企一共有12家,负债率超过85%的有4家。但由于大型央企有政府的信用背书,在资源配置方面享有一定的优势,导致大量的资源错配,杠杆率也居高不下,造成了严重的信用风险和资源错配的风险,大型央企改革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央企部门的杠杆率,有效的防范债务风险。

可能出现的问题

大型央企之间的合并,有利于实现利润回报最大化,但整合起来的难度也很大。“重组牵涉面广、协调难度大,若是处理不善,进行简单地合并,往往会带来问题的叠加,甚至会加剧各方矛盾。与此同时,多数大型央企资产情况良莠不均,国有资产整合步伐也可能会相对较慢。”从体制上看,大型央企缺乏活力,过去的大型央企改革的事例入手,国企改革喊了20年,大型央企的官僚体制作风仍没有改变,只是扩大了业务范围,这样也仅仅有助于垄断,而不是创新,大型央企的体量和规模、很难让民间资本参与进来,这也就失去了创新的源头。

笔者认为大型央企合并一直是大势所趋,近期进入加速阶段,大型央企合并有益统一管理,避免恶性竞争和人浮于事,提高央企效益、估值、证券化率和市场集中度,强强联合能优化资源配置,解决重复建设从而提升大型央企在大多数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也为大型央企改革树立标杆,更好地推进国家战略。欢迎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基层财政所工作人员甲,很高兴和大家交流财经知识,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

央企合并利弊

央企合并有利有弊。

有利的理由,央企合并有利于做大做强,有利于抵御风险,有利于走出海外与国外大公司、大集团竟争。

弊的理由是,央企合并加速集团利益的形式,逐渐演变成行业垄断,破坏市场经济。总之,在央企合并过程中,更要注意有严格的监管。

两大军工央企宣布合并,国企改革收官之年,还有哪些有重组预期

央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剥离低效、无效资产,剥离非优势、非主业资产,把资产向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产业链中高端集中,这是央企并购的原则。一个集团有多家上市公司的,不能搞同业竞争,可以考虑整合到一起。这类重组央企还不少。

关于央企合并利弊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财经下午茶 央企国企整合加速 国企改革主题第三次大行情将至 哪些领域需要重点关注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4/138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