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大师为什么不出家(南怀瑾是出家人吗)

渊回说南 南怀瑾大师为何不出家 不二门中有发僧此身不上如来座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南怀瑾大师为什么不出家,南怀瑾为什么不出家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南怀瑾前辈目前的成就是不是算上罗汉果位了
  2. 出家的人都是什么心态
  3. 南怀瑾的水平怎样
  4. 南怀瑾大师为什么不出家

南怀瑾前辈目前的成就是不是算上罗汉果位了

不算,在经典里面说的很清楚,证到三果就会出家。阿罗汉是四果。南怀瑾先生当然不是阿里汉位。但是在大乘佛教讲,菩萨会化身居士说法。所以说南怀瑾不是阿里汉位,但也不好说证到了什么境界。

出家的人都是什么心态

说个狠人,2015年,某宝创始人之一,抛弃千万身价去出家,走了2000公里,他出家的理由说出来普通人很难理解。可能不少人看过他的故事,但是他出家的心态让人很炸。

没错,他是鬼脚七,法号:行空。

做过高管,出过书。出家后他不带一分钱,从五台山到峨眉山,靠一双脚一路走了81天,吃喝拉撒睡都靠乞讨。

说起来很搞笑,他乞讨的方法跟别的出家人很不一样。不是帮对方讲佛,而是教别人做电商。

当然,这是他想到的办法,因为他才出家后,在五台山打坐了7天就和师父说要徒步去峨眉山,就和现在很多人想徒步去西藏一样。

结果啥也没带,师父就把他送出了门说:“走,不要回头!”

结果零下十几度,一路廖无人烟,还好遇到一辆过路车给了他吃的,直到翻秦岭才见到一户人家。

然后,他一夜无眠。

他怕了!

怕被饿死,怕被冻死,怕路上有野兽。

他跟自己战斗了一晚上才想通。我估计当初唐僧也是这么想的吧。

可能你觉得这个人是作秀,体验生活的,那他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去出家体验生活还可以理解,但是他何必要挨饿受冻,风餐露宿,自讨苦吃呢?他又不做直播。

他倒很淡定,说:“别人的想法我管不了,我要做自己。”

别人问他2000公里路,要是两个月都走不到怎么办?

他说:走不到就走不到吧,我不是为了到峨眉山,是为了走路。这才是我的目的,我的初心。

他的初心:修行!

是不是感觉有点神经病?

那你感觉错了!

这个法号行空的入世的时候很牛,但有个心结。

和我们很多年轻人一样,他年轻的时候也只想着工作,只想赚钱,只想买房子,车子,只看重结果,而从不在乎过程。

结果,他是赚了钱,也什么都有了。

结果,他40岁的时候就开始患得患失!

所以,他出家是为了渡劫,用苦行僧的方式打开心结。

当然,我们不是他,入世时很有可能做不成他,出世时也不定选择做他,但是,每个人都有选择成为什么人的权利,经历过,体会过,才不妄人生走一遭。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从小到大的经历。

鬼脚七,真名文德,因为从小家境贫穷,所以就早熟。和表哥两人偷偷买冰棍吃,还不忘给父母一人带上一根,结果被父母骂乱花钱。以至于后来别人买冰棍他吃,他都不敢吃。

读大学时谈了女朋友,是异地恋,结果因为没钱买车票去女友的城市看她,被分手。

可想而知,他余生肯定把挣钱放在人生最重要的位置。

结果他做到了。

结果40不惑之年,他放下让人羡慕年薪百万的工作,去出家,只为修行。

与其说是修行,不如说是修心。

如果不是小时候的经历,他不会过早独立,过早懂得人生活着的意义。这些普通人理解不了的事。

如今,他身居山里,抄抄经文,学学佛理,挑水做饭,从生活琐事里体会人活着的意义,远离小时候那种只为目的,毫无乐趣,毫无意义的生活。

他说:征服自己是修行。

这就是鬼脚七出家的心态。

写在最后:

说实话,起初我也不是很理解这个人,主要是我之前觉得出家修行一般不都是吃斋念佛,为什么一定要苦行!

看到他我才明白,没个人出家修行的心态和小时候或者是出家前的整个人生经历是不开的。

鬼脚七踩过三轮车,卖过冰棍,他一直在吃苦耐劳,所以他最好的修行方式还是在苦中体会,领悟自己的人生路。

成也是修行,败也是修行。

说的就是只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修行的最佳办法!

而修行本身是一种情绪,疏解情绪的方法无非是从内心或者从外部。

外部修行:以运动身体的方式,排解自己内心的压力,从而得到快乐和满足,只有在快乐的时候才会有所领悟。

内部修行:冥想让人放松,把自己植入想象的世界,在想象里听,闻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行为和认识,从而让自己又所得。

所以,一个人不管是以怎么样的心态出家修行,都是想找到自己与生活相处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需要勇气和付出的。

南怀瑾的水平怎样

南师对我一生影响巨大,所有著作我均有收藏,其中《论语别裁》、《老子他说》、《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孟子傍通》、《金刚经》、《药师经》以及《历史的经验》这八本书对我影响巨大。

因为南师,我的国学功底大增,以经注经的方法,让我在之后读了《史记》与《资治通鉴》繁文竖版,我重新修习了“三百千千”,对《易经》的理解从完全看不懂,到基本能识其义,对佛家经典有了入门级别的认知。如果没有南师的书籍,作为一个现代人,我根本无法与古代经典知识进行有效沟通,根本无法借鉴过去,成长自己。

有人讲,南师算不上是国学大师,但那些能称得上是国学大师的其他人,在弘扬国学方面作做的贡献未必能有南师大,尤其在普通人中间的影响,南师就象一盏明灯,照亮着很多人通往国学经典的道路。

在我心目中,南师一直都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如果你想更多的学习国学,南师,可以为当世亿万人之师,且当之无愧!

南怀瑾大师为什么不出家

事实上,南怀瑾老师曾经出家过一段时间!

1943年的春天,南怀瑾老师在禅门大门大德袁焕仙太师家里度过春节之后,便起身前往峨眉山闭关。

峨眉山在四川盆地的西南部,是我国佛家文化的四大名山之一。峨眉山的主峰万佛顶海拔3000多米,其中南怀瑾老师去过的大坪4处在峨眉山的中部,海拔也有1000多米。

南怀瑾老师当年去峨眉山闭关,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出家,而是为了阅读大藏经。

当时大藏经非常的珍贵,非常稀少,并不像我们现代一个人家里有地方的话,就可以买一套大藏经放在家里面。所以,要读大藏经是有要求的,要求是出家人才能读。南怀瑾老师为了阅读大藏经,索性就直接出家了。

但是,出家并不是南怀瑾老师的本意。这个我们可以从南怀瑾老师生前留下的一手,当中得到印证。

渊回把诗摘录如下:

不二门中有发僧,

聪明绝顶是无能。

此身不上如来座,

收拾河山亦要人。

下面渊回简单把这首诗做一个介绍。

第一句:

“不二门”就是佛家文化中的不二法门。“有发僧”就是指的南怀瑾老师自己,虽然自己没有出家,但是也是行走在世间的一位僧人。

第二句:

这一句的意思就非常明显了,南怀瑾老师自嘲说自己聪明绝顶,但是又非常不聪明。为何说自己聪明绝顶,又说自己是不聪明,是无能呢?这个有很多种说法和解释,渊回认为,南怀瑾老师虽然聪明绝顶,但是面对儒释道国学传统文化的衰落,自己却无能为力,这个无能,主要说的是这一点。

第三句:

“如来座”指的就是佛那个位置,地位,如来就是指的佛陀。

在佛家思想文化里面,佛是以出家人的形象出现的。那些菩萨们则是以在家人的形象出现,救度众生的。

这一句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这一次来不会像佛陀一样出家,而是会像在家菩萨一样济世利生。

第四句:

这一句话也就是字面意思了,收拾河山还是需要人的。南怀瑾老师不会消极避世,隐匿于山林当中,出家换得自在。很多事情出家人去做事不太方便的,在家人有更多的方便。

这首诗就把南怀瑾老师的本意,表述得非常清楚了。这一次来他老人家是不会出家的,更多的是以在家人的身份去弘扬儒释道国学传统文化。我们这里并不是说出家人不好,而是说各有各的方便,大家一定不要理解错了!

当然,在峨眉山大坪4的短暂出家闭关,也只是为了阅读大藏经。并且在1945年的秋天,南怀瑾老师偶尔得到了一个信息,说有不利的事情。于是,他便立马下山,自己又在乐山五通桥闭关,以满足三年的期限。

以上就是南怀瑾短暂的出家经历。有问题的地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指出,另外觉得有帮助,欢迎大家点赞分享,关注渊回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更新,我们下期内容再见。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南怀瑾老师 我们静坐时,如果不参究这个道理,会越坐越笨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4/139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