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哪些给出国留学的学生的建议(出国留学的建议作文)

留学投保需因地购买 国内产品不适用于国外

今天给各位分享你有哪些给出国留学的学生的建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gre备考不建议拉长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考研真的有技巧吗
  2. 你有哪些给出国留学的学生的建议

考研真的有技巧吗

我主要说说英语吧。

1.做真题--杀手锏:反复做真题。大四上的你英语水平达到考试水平了吗?没有就加快步伐!快到考试水平的时候就开始做真题。

隔三差五给自己进行模拟测试,记住,考表、计时,不借助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模拟测试要安排在下午2点到5点--算上涂卡时间,基本上到4:50做不完就不要往下做了。认真对待测试结果。

2.阅读2.1长难句一篇阅读理解的文章也就几百个单词,长难句也就那么几句,所以很明显,阅读理解的答案就在长难句里。

2.2很多人会有背诵阅读理解的需求,这里推荐使用网格记忆法。

2.3关于作文

2.3.1背诵模版是不提倡的,但是可以背“自己的优秀模板”。即,自己去整理优秀模板,把里面出色的句子改成具有自己风格的句子。然后把这些句子背诵下来。2.3.2运用。在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请刻意使用自己的句子去写作,直到写的自然为止。有人说考研就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加倍努力,但凡好的学习方法都要结合自身实际加以运用,但有一个前提需要谨记:一旦确定方法是好的,则必须坚持。这指出人的弊病,即人是习惯性的,很多新学的东西根本无法撼动我们的惯性,今天学一个方法,可是明天又恢复原样了。因此,唯有有意识让新方法取代低效惯性行为,才能让它内化并产生持续效用。换句话说,方法看看只是影响浅浅的意识层,而想要让它渗入行为层就需要反复练习和实践。

所以,如果你知道了好的学习方法,你要监控自己的行为,看看是否在一直使用。

你有哪些给出国留学的学生的建议

1、提前2年准备

出去读研,大二就开始准备,出去读本科,高一就开始准备,要不然时间上不够准备。尤其是GPA,申请时需要提供均分,像英国G5,需要均分在85+,牛剑需要90+,世界排名TOP300的,也需要成绩在75+。还得花时间刷分、实习、做项目,这些如果不去做,PS上会非常的空洞,竞争力就会弱了不少。

如果觉得留学申请就是提交一些文件,赶快抛弃这种想法,国外院校不仅要看你的成绩,还要看你的软件背景,与我国只考试比起来,难度高多了。而且还不知道其他申请人是怎么个准备的情况,只能不断的加码自身条件(留学申请更像是一个囚徒困境)。如果想DIY更需要大量的时间。

2、学好语言、学好语言、学好语言

重要的事得说三遍。雅思考了7.5分的同学,刚去了英国上课那会都觉得在听天书,需要一段时间适应,英语没有一些功底,在外面会很吃力,拉长适应期不说,还会影响到学业。有些院校的预科对语言成绩要求很低,但是这不是不学好英语的借口。GPA低没有达到某些院校的要求,可以通过较高的语言成绩进行弥补。

3、丢掉幻想

尤其是“国外院校都是宽进严出”,很抱歉,国外院校对国际生都是严进严出,顶级院校更是如此。GT成绩有一个“七一线”,即GMAT700,雅思7.0,托福100,GRE320,这个成绩很难达到吧,就这个“七一线”,是申请英国G5、美国TOP10、加拿大三强的及格线,刚压线去申请,这些院校还未必看得上,对于他们来说,比这分数高的申请者大有人在。

有些院校的预科允许雅思5.0就读(这个分数很低),预科一般学制1~2年,要求预科毕业时,雅思要达到6.5,预科课程考试必须全部通过,才能进行升学。

世界顶级院校之所以一直保持世界顶级,在招收国际生时,就选取了申请人中最优秀的那一批,保证口碑的同时,也增强了竞争力。

4、必须考虑人生规划

先考虑人生规划,你想做什么?想在哪里工作、生活?你的目标是什么?再考虑学什么专业?去什么国家?读什么学校?如果这些你回答不出来,不要急着选择留学。原因很简单,留学花费比较高,用高成本去试错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5、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不推荐留学

像法国、德国、意大利有些公立院校是不收学费的,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留学费用相对较低,但是因为汇率问题,生活费还是需要不少资金的。答主不推荐勤工俭学,暂且不谈各国对留学生打工限制的问题,边工作边学习,能够承受这种压力的学生实在太少了。不是学业要求的打工,实则是本末倒置。

6、广泛社交

很多国家都有华人圈子,有些学校也有很多国人,请不要只待在熟悉的环境里,请勇敢的与各个国家学生进行交流,不要害羞。

7、拒绝恶习

大麻、嫖娼、赌博在有些国家是合法的,在我国文化中是属于恶习,请离这些事物远一些。

关于你有哪些给出国留学的学生的建议和gre备考不建议拉长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美国读本选专业时需注意哪些误区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2/100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