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扎针灸对穴位或身体有害吗

人体穴位详细图纸.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经常扎针灸对穴位或身体有害吗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为什么不建议扎针治疗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按摩推拿店胡乱刮痧拔罐为什么对身体有害
  2. 学中医针灸有前途吗
  3. 经常扎针灸对穴位或身体有害吗
  4. 为什么中医医院的针灸好多被电针代替,疗效好么

按摩推拿店胡乱刮痧拔罐为什么对身体有害

病也分虚证实证,也就是寒证和热证,也叫阴证阳证,中医讲:”实证泻之,虚证补之”,阴阳要求平衡,才能身体健康。

按摩推拿店要给人刮痧、拔罐,也必需懂得中医理论和阴阳之理,给患者调理,该补则用补法,该泻则用泻法,正确调理才能有利于健康,不能不懂阴阳证状乱了方寸。给人健康,必需要懂得怎样才能健康,万不可不懂得医学道理瞎胡搞,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使疾患加重。

学中医针灸有前途吗

学中医针灸首先可以肯定是有前途的,前途非常乐观,行行出状元,就怕你精益求精吧!现在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人们都在开始避讳西药的抗生素。而中医针灸如果用的好,疗效神奇,不仅可以治常见病,多发病,甚至可以治好公认的疑难杂症,并且中医治疗是很少有西医常见的毒副作用!

针灸是通过刺激不够畅通的经络穴位达到经络畅通百病不生的目的。现在还已经有测定经络是否畅通的电子仪器,而且已经数字化了,更能准确找出致病经络和穴位。在致病经络和穴位上进行恰如其分的刺激,就能获得满意效果!

所以嘛,效果好,就一定有求医无门的病人找你诊治,包括随着现在生活质量的提高更有很多想保健,养生,预防疾病的。前途很乐观,养家糊口没一点问题!

经常扎针灸对穴位或身体有害吗

题主您好,我想这个问题我是有发言权的。

在我而言,在正确的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做针灸是可以的。

对于题主您提到的问题——“经常做针灸对穴位或身体有害吗?”我有一些问题还需要明确一下。

是“经常”二字。我在自己身上扎过的针没有20盒也有10盒了,一盒针有100根,也就是我自己在自己身上亲身实验的针超过1000根,我到现在学中医四年,第1年刚开始学医,没有扎过针,从第二年开始在自己身上扎针,也就是3年给自己扎了1000多根针,平均下来,差不多每天都要给自己扎1针。

当然,在给自己扎针时,是不会每天只给自己扎一针的。一般是一次扎多针,连续扎个几天,来调节身体,且或多或少均有效果,相比没有扎过针的人来说,我应该是比较经常扎针的了,所以我觉得适当扎针对身体是有利的。

至于艾灸,自从学了中医,我会在每年的夏秋之交,也就是十月初连续给自己艾灸足三里,每天灸大约30分钟,连着灸15天(只在天气晴朗时艾灸),今年是第二年,自我感觉脾胃功能比以前要好很多。其它时候则会在身体不舒服时给自己艾灸,比如夏天贪凉腹泻时给自己艾灸天枢穴,一般我自己一次灸30分钟就可以止泻了。

可如果题主的“经常”是每天都要扎针或艾灸且连续扎几年或艾灸几年,那么对身体和穴位是否有害,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认为针灸既然能被用作一种医疗手段,说明在人产生病痛时,合适的针灸是可以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但是我建议做针灸的朋友还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操作,切勿盲从。

下面附一张我给自己扎针的图片,献丑了。

为什么中医医院的针灸好多被电针代替,疗效好么

我是一个不提倡电针的人,也许这个方法对有的人有效,可是在工作中,遇到很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由于采用电针这种方案,病痛变得不规律,未治好不说,还导致很难再分析病因,希望只是个别医生水平差,不是方法问题!

案例一

在2015年,我遇到一个来自葫芦岛的病人,原来是单侧腰腿痛,后来在医院进行电针治疗之后,腿痛方式变化,出现会阴麻木,双腿发麻,症状的加重和劳累负重无关,没有任何的规律,再就诊效果很差!

案例二

2016年,一个大姐是陕西渭南的,最初也是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单侧腿痛,找到一个医院做电针,之后出现腰部发困,走路步行困难,双侧腿部不适,症状不符合常规分析触诊表现,也是在治疗过程中坎坎坷坷,久治不愈!

电针不同针灸

针灸有着很多年的临床验证,对于医生的要求极高,也是一个好针灸师难求的原因,如果你留心观察,会发现电针多数是套路,这种电流与针灸结合,强度刺激不一,在不同人身上,结果可能差距很大!

结语

我理解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可是有的东西研究出来到推广一定要时间,临床的验证不是一个两个案例,同时也要看出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如果这种方法出现问题几率较高,再处理很难,弊大于利的话,不建议做,希望这是少数案例!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湿气加重浑身难受 2个小窍门学会祛湿,为身体充电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2/104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