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当年为何弃核如果有核武器,它今天又会怎样(乌克兰为什么放弃核弹)

乌克兰当年为什么放弃核武器

今天给各位分享乌克兰当年为何弃核如果有核武器,它今天又会怎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不建议投资乌克兰军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乌克兰当年为何弃核如果有核武器,它今天又会怎样
  2. 乌克兰是不是真的很穷
  3. 乌克兰被誉为“动力沙皇”的马达西奇公司值得中国收购吗
  4. 6年前的乌克兰国防部长被逮捕,罪名是叛国,卢卡申科意欲何为

乌克兰当年为何弃核如果有核武器,它今天又会怎样

估计他自己现在也是后悔万分啊,如果有核武器,那他现在应该不是跟北约祈求着早点加入他们,而且早已经做到谈判桌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了,方面放弃核武器估计也是为了以后能够和平的解决争端,让很多事情能够有一个好的发展,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失去了武力就是失去了话语权跟国际地位,看来普京方面的那个玩笑非常的正确,当时他是这么回答一个记者提问的。

记者说,你好,为什么要让自己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还要发展军事呢?

普京回答,如果你有一只手表,跟一把手枪,你选择了手表,这个时候来了一群流氓,他们欺负了你的妹妹,又欺负了你的家人,你这个时候只能拿出手表,对他们说一句,先生们现在十一点半了。

我感觉这个回答非常的幽默,但又非常的有道理,非常简单的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才是一个国家立足的根本,民生行业非常重要,这个是肯定的,但是民生的根本那就是国防,有国才有家,只有当我们拥有自己独立自主的权利时,才能够谈如何更好的生活,谈如何更好的去发展,就是这么简单。

乌克兰是不是真的很穷

现在的乌克兰,经过八个月的俄乌战争,已经不是很穷,又被俄罗斯十几天的轰炸,工业企业凋敝,农业生产荒废,民不聊生。又饱受战争无情摧残和蹂躏,乌克兰经济几乎达到崩溃的边缘。俄乌战争结束后,如果美西方国家再让乌克兰偿还款武器装备款,乌克兰就是倾家荡产也偿还不起。到那时候乌克兰的处境令人难以想象,更令人担忧。

乌克兰被誉为“动力沙皇”的马达西奇公司值得中国收购吗

值得收购,太值得了,因为我们需要的是“马达西奇”的过去和现在,虽说乌克兰航空工业与欧美同行的差距已经相去甚远,在航发领域也已多年停滞不前,但是我们并非看重其“暗淡”的未来。作为“工业技术的皇冠”,航空动力的发展需要更为深厚的技术积累,这些不可能一蹴而就,虽说现在我们身处信息爆炸的年代,但是航发研制与整个机械领域一样,依然很难靠网络信息和国际合作实现“弯道超车”,这一点与计算机、电子通信、金融等领域完全不同,因为航发的成功需要一系列数学、物理、力学和材料等无数基础学科的厚积薄发,所以这也是你们看到的在发动机领域每迈进一步都那么难。

▲马达西奇公司宣传图

为什么说我们需要“马达西奇”,那是因为这个百年航空企业已经积淀足够多的技术底蕴,这里不仅有百年间航发进步的各种“基础学科”与“航空动力”交合的积累,也有“基础学科”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思路经验,更有发动机制造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你研发生产一型百台发动机所遇到解决的问题,与别人生产十型上千台发动机所遇到的问题会截然不同,没有漫长的实践积累过程,只靠一些理论研究和论文数据是很难做好发动机的。

▲马达西奇,MS-500V涡轴发动机

当然马达西奇不少的航发产品,诸如D-18T三转子高涵道比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用于安-124、安-225)、中等推力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用于安-148)。AI-222等基本上也就是美欧八九十年代的水平,如果获得这些产品,可以丰富我国航发的品类,缩短研制周期,解决一些短期内的航发需求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收购马达西奇,我们最看重的可能是那数千名技术人员,包括研发、技术管理和工程施工人员,这些拥有丰富经验的航空高技术人才才是最为宝贵的财富。算算如果我们培养一名类似具备外国本科学历航空领域的留学生,仅仅是留洋四年本科的花费恐怕都是不小的代价,而这数千名乌克兰技术人员“脑袋里”的经验和学识,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可不是一个刚出校门的应届毕业生甚至是留样博士可比的(当然,那些年轻的应届生们可能有更好的未来发展潜力,但不是当下)。另外,搞过工业项目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技术咨询”是怎么回事,可以说我国的航空项目都进行过类似的国外技术咨询,比方说军用运输机项目就向乌克兰进行过多次“技术咨询”。

▲乌克兰D-18T涡扇发动机

马达西奇的价值

在苏联时期,马达西奇被称为“苏联航空工业的心脏”,这家成立与1907年的公司在1916年制造出第一台台ДекаМ-100发动机。就整个苏/俄时代的航发领域来说,他们在1918年完成了对法国发动机仿制(M-1),1922年完成对美国发动机的仿制(M-5),通过对西方发动机的研究和仿制,解决了无数技术、材料和工艺问题,积累了航发起步阶段的设计经验,为为迅速提高自主研发水平奠定了基础。1926年完成了M-11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并累积生产16万台,1929年完成M-15发动机的研制;并且引进了德国的12缸V型液冷850匹马力发动机,于1931年在此基础上研制了M-34发动机,1932年苏联又引进美国技术研制了M-63发动机。总之,在那个时代马达西奇和整个苏联航发工业一样,在引进-仿制美欧发动机的基础上,最终走出了独立研制航发的道路,并且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整体达到西方同时代技术水准。

▲马达西奇公司

建厂百余年的马达西奇高峰时期,下属员工超过4万人,即使到了2010年以后公司也有差不多2万余人。漫长的公司发展历史,让马达西奇成长为一个产品涵盖涡喷、涡扇、涡轴、桨扇、涡桨全型谱的综合性航发企业,产品装配了100余款机型,遍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该公司在设计制造和生产工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航发生产的管理体系和航空文化确立也至关重要,马达西奇建立了贴合实际的生产管路计划体系,管理着60多万个零件的生产质量保障和500多万道工序,并且确保每道工序的有序衔接。此外,其拳头产品D-18T发动机作为战略运输机“安-124鲁斯兰”和“安-225梦幻”的动力核心,每年仍在挤出研发经费用于改进研究;TV3-117涡轴发动机作为一款性能不错的产品,广泛装备于米-8MT、米-24、米-28、卡-27、卡-29、卡-50等多用途和武装直升机(在和俄罗斯闹掰之前,每年差不多仍能交付700套),改进型TV3-117VMA-SBMV1发动机可以用于卡-32M和米-171直升机,这些虽然做不到欧美顶尖航发水平,但是对于我国来说仍有现实可用价值。

▲位于扎波罗热的航发博物馆

题外话,除了马达西奇以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其更为主要作用的是在发动机的生产制造领域,研发领域更需接触的是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两架企业似乎在2013年进行了合并。总之,马达西奇有收购的价值,但是我们更看重的是其积累的研制经验、基础研究数据、技术人才、生产工艺和技术管理体系,这些对于我们建立自己的航发研制体系仍有不小的借鉴意义。

6年前的乌克兰国防部长被逮捕,罪名是叛国,卢卡申科意欲何为

感谢邀请。

乌克兰国防部长罪名是叛国,据乌克兰方面的报道,乌克兰军方指责亲俄总统亚努什科维奇时代的乌克兰国防部德米特罗.萨拉马丁是俄罗斯的间谍,其当年的行为给乌克兰以及乌克兰军方造成了无可估量的损失。并且这位国防部长在位时间是2012年初到2012年年末。他的罪名是向俄罗斯泄漏了乌克兰军事前线的军事部署,使得乌克兰军大败,他还在内部破坏使得乌克兰流失大量的军工订单。这就等于说,当年乌克兰军在前线的失败波罗申科的问题,而是这个已经被赶下台的国防部长以及亲俄的前总统的背叛造成。

这样的理由非常牵强,当是乌克兰方面政变来的非常迅速,亲俄总统亚努什科维奇都是匆忙逃走,根本来不及应变,而俄罗斯也是紧急商议,用奇袭的方法占领了克里米亚,而当时在军港中的乌克兰军士兵都没有抵抗,甚至乌克兰黑海舰队的司令都被俄罗斯争取,下令不能对抗,所以克里米亚轻松拿下,因此在乌克兰军中亲俄的势力本来就存在,而不是一个两个间谍就能左右局势。笔者知道在争夺顿涅斯克机场的作战中,是波罗申科指挥失误,才使得乌克兰军被包围,为何当年不检讨失败的原因,而是6年后再找一个间谍出来承担责任?

乌克兰军工订单流失的问题,这不是一个人能决定,苏联解体以后,乌克兰经济迅速崩溃,军工企业倒闭,人才流失,这不是一个部长承担的责任。而是乌克兰领导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最近乌克兰向美国赠送S-300MU防空导弹,把这个防卫本土的利器给了美国,希望美国由此可以打击俄罗斯,那么乌克兰境内的大量S-300导弹怎么办?更换爱国者?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毁掉乌克兰军工的就是乌克兰政客。

波罗申科现在逮捕前国防部长,还是为了竞选乌克兰总统,在乌克兰东部的军事失利一直是波罗申科的污点,也是其支持率不高的原因。如果能够找到一个承担战争失败责任的人,这样自己的支持率就可以升高。笔者还想问,刻赤海峡事件,使得乌克兰舰艇被扣,军人被捕这个下令的是谁呢?乌克兰民众应该有智慧,光靠间谍指控,或许难以挽救波罗申科的可怜的支持率。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乌克兰当年为何弃核 如果有核武器,它今天又会怎样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2/10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