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成年人,都不喜欢和父母住在一起”你怎么看

一个家庭里,不能同时出现三个成年人

很多朋友对于“现在的成年人,都不喜欢和父母住在一起”你怎么看和工作后不建议父母离开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现在的成年人,都不喜欢和父母住在一起”你怎么看
  2. 婚后该不该替父母还账,媳妇和父母两边都很让我两难我该怎么办
  3. 面对不能自理的父母,你是希望他们尽量活下去还是早点离去
  4. 结婚之后你会不会和父母住为什么

“现在的成年人,都不喜欢和父母住在一起”你怎么看

成年人不喜欢和父母一起住,主要原因还是希望有更多独立的空间。可偏偏每个人都有一个弊端,喜欢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别人身上,以为别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应该和我们相同,父母是这样,子女也是这样。

可实际情况是,两代人的成长背景、思维观念不一样,父母保守的观念有时候不适合现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年代,强制交流只会让代沟越来越大。

但有一点要承认,即便观点不一样,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他们只是想通过他们的方式,在子女心中获得认同感,产生价值感。我们可以不喜欢,但是一定要会换位思考,去理解她们。

不爱和父母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依赖性太强,只想争权利,不想尽义务

只要和父母住,通常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会安排家里所有的衣食住行,把我们“照顾”的妥妥帖帖。而我们习惯了父母的照顾,就会产生很强的依赖性,一旦懒习惯了,要做事的时候,就不想尽义务,只想争权利。

例如:在家里,只要父母会做饭,就一定不让我进厨房。久而久之,我就成了家里的“公主”。我会认为洗衣、做饭、拖地、搞卫生都是父母应该做的。而我不尽义务的同时,想的就是争权利,比如每天让父母做自己想吃的菜,电视必须让给我们看想看的台。

2、父母爱唠叨,经常被嫌弃

爱唠叨是每个父母的通病。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工作已经很辛苦了,回家只是想让自己放松,有个清净的环境。而父母的唠叨通常是因为看不惯我们身上的毛病,但是又不能像小孩一样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就只能“苦口婆心”的劝说,恰恰这个“劝说”是我们最不爱听的。

例如:我的父母经常唠叨我起床不叠被子。看我单身不找对象,天天都念叨让我不要挑剔,赶紧找个人结婚生子。我的各种小毛病都会被父母无限放大,越来越嫌弃。

3、没有自由和隐私权

和父母住没有私人空间,他们经常会干涉我们的自由,侵犯我们的隐私权。成年人不仅在社会需要被尊重,需要有尊严,在家里也同样需要。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享有隐私权,隐私权是我们每个人都享有的法定民事权利。

例如:我玩手机的时候,我的父母喜欢盯着我看,和朋友打电话,也喜欢追问是谁,发生了什么事。晚上出去玩,一定会要求我不要喝酒,几点必须要回家,我不在的时候还会翻我的物品。仿佛在他们眼里我还是个孩子,我的一切都必须在他们的掌控之下。

4、没有决定权

在家里只要和父母意见不合的,通常都是父母说的算。他们常以过来人的身份对我们说教,告诉我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们把自己定义为当家作主的人,是家里的最高决策者,他们的决定一定是正确的。而我们可以提意见,但是没有决定权。

例如:在教育孩子这块,我认为孩子到了吃饭的时间点就必须在桌上吃饭,不能惯着他们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我的父母则认为孩子喜欢看电视没错,可以把饭端到电视机面前喂他们吃饭。还会告诉我他们那一辈人都是这样带孩子的,让我对孩子别太严格。

5、缺少交流,有代沟

有很多成年人不爱和父母沟通,即便有也不会完全敞开心扉,而是有所保留,缺乏深度沟通。两代人接受的教育不同,对新时代的新生事物接受程度也不一样,关注点不同,话题不同,思维和喜好不同,自然沟通起来就有代沟,有时候还会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还有不少人的朋友圈会屏蔽自己父母。

例如:我在朋友圈发美食的图片,配上文字“吃饭去了,宝宝饿了”。我的父母问我什么时候在外面有孩子了?

总结:

我能理解年轻人不和父母住都有自己各种原因。但如果自己也为人父母了,就会明白,其实父母都是爱我们的。换位想一想,他们唠叨也好,管教我们也好,嫌弃我们也好,都是因为他们心中有我们。父母年纪大了,帮不了我们太多,只能用这些“小动作”来吸引我们的注意。他们只是想在我们的心中被认同,让我们知道他们还有价值。

如果我们现在正在和父母处在同一屋檐下,希望我们都能多爱自己的父母一点,多理解他们一点。不要试图改变他们的观念,只要我们少一些抵触和叛逆,多听听他们讲话,多关心孝顺他们,多谦让他们一点,他们就很开心,父母的要求就是这么简单。

婚后该不该替父母还账,媳妇和父母两边都很让我两难我该怎么办

父母为了你结婚而负债,你现在还债是帮忙?我有点凌乱,这怎么能叫帮忙呢?

你这到底是传统的思想呢还是十分现代的思想?如果按传统,婚后只要不分家,父母的经济跟你们还是一体的。父母的债你当然要还啦!

如果按现代的思想,父母抚养你到成年,他们的义务已经完成了。至于结婚成家这是你自己的事,因为结婚买房之类的欠债是你自己的债啊,怎么能说帮父母还啊?

难道父母不帮你成家,你就没有义务孝顺父母啦?

至于你媳妇,结婚前就应该告诉她,你们家真实的经济情况,在结婚这件事上千万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否则早晚要穿帮。肯定也不利于小家庭的幸福。

你也说了,父母体弱年迈,现在是你承担赡养义务的时候了。建议找媳妇好好聊聊,她虽然没有赡养你父母的义务,但你有,在这点上你们必须达成共识才行!

这年头,裸婚,一起奋斗买房买车的小夫妻多了去了。夫妻同心其利断金。这是真理!

面对不能自理的父母,你是希望他们尽量活下去还是早点离去

说说我的亲身经历。我今年49岁,73年生人,父母都是不能自理的病人,生活给我出了个大难题。

先患病的是母亲。05年11月初,有一天她跟我说头痛,像针扎似的刺痛。我带她去本地一所中医院,一查CT,脑出血。

这次还算好,出血少,部位也不是特别紧要,加上治疗及时,她出院时,和正常人没区别。

一个月后,05年12月24日下午6点,又犯病了。

当时正在吃饭,她端着碗不停咳嗽,边咳边说:“奇怪,又没呛着,怎么咳个不停呢?”

过了一会儿,她放下碗,说头痛,坐到沙发上休息。我发现不对劲了——她嘴角开始流口水,说话也含糊不清。

连忙打了120,到了本地的中心医院。急诊医生看了看,捏了捏,对我说,瘫痪了。

我心里一凉,好像掉进了冰河,寒气透过每一个毛孔,飕飕地往里灌。

CT结果出来了,又是脑出血!这次比上次严重得多,当晚就进了重症室,下了病危通知。

一连好几天,我都精神恍惚,生怕母亲就此离去。经过几天的煎熬,母亲转到了普通病房,命保住了。

命虽保住,可人瘫痪了,这一瘫,就是17年,直到现在。

当时除了瘫痪,还有失语——不会说话了,张嘴就是“啊…啊…啊…”

医生说,语言功能会恢复一部分,要不停地教她说话。于是,我每天从最简单的词教起:冰箱,电视机,空调……

给母亲做康复治疗,持续了一年时间,医院换了好几家,针灸,按摩,各种器械,我还从脑科医院请了个针灸师,上门给母亲扎针。

时间长了,母亲果然恢复了部分语言功能,会说话了,但和正常水平差了不少,吐字不清,有些东西表达不出来,反应也迟钝了许多。

肢体功能,一点都没恢复,偏瘫的那一侧,手脚都无法自行活动,直到现在仍是这样,整整17年,无法自理。

这10多年,随着母亲年纪越来越大,各种病症不断涌现,肩周炎,关节炎,胆结石,补牙,种牙,白内障,头痛头晕……

每回去医院,都很麻烦,我们住的楼没电梯,我得先把轮椅搬下去,再上来背她下楼,回来时,先把她背上楼,再下去搬轮椅。

到了医院,也不方便。上下楼都得用电梯,大医院人多,等个电梯要等很久。上厕所也不方便,医院的公共厕所人多,我只好推她到住院部,跟护士和病人说说好话,让母亲用别人病房里的厕所。

最令母亲无法忍受的,就是患侧肢体带来的疼痛。听她说,瘫痪的那一边,就像上满了发条,铰得肉很紧,又麻又痛。

有天半夜,我起来上厕所,听到她在哭,一问才知道,瘫痪的那一边疼得太厉害,她受不了。

时至今日,这种症状一直未断,常常疼得她掉眼泪。

母亲患病没几年,父亲的身体也垮掉了。

父亲有多年的糖尿病,年轻时很胖,后来却很瘦,整个下巴都尖了,整张脸就像个倒放的三角。

起初,父亲只是记忆力减退。有回陪他去银行,存完钱快到家的时候,他突然大喊,钱怎么不见了?我当时就纳闷,不是刚存在银行了么?

后来,他越来越健忘。吃饭用的勺,电视机的遥控器,他全揣在口袋里,要用的时候到处找;他每天要吃降糖药,可常常想不起到底吃没吃;他有时一个人跑下楼,却常想不起自己住哪一个单元。

我带父亲去医院检查,医生说,父亲有很多小面积的脑梗,还有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

从那以后,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洗脸,刷牙,穿衣,洗澡…啥都不会了。

没办法,只好我来照顾。老实说,照顾不能自理的病人,真得很累,身累,心更累,尤其是痴呆病人,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给他穿衣,他两手横档在胸前,不伸直,费老半天劲穿不上去;

给他喂药,他要么把药嚼烂不吞,要么伸嘴咬我的手指,我被他咬过好多回,有几回还出了血。

吃饭时,得给他系上围巾,他嘴角总是漏下一些饭粒菜屑;吃完饭,我得打上手电,用牙签给他清理齿间的残渣。

就连刷牙,也是我拿着牙刷,在他嘴里来回地刷。有时不小心弄疼了,他还会发脾气,使劲咬住牙刷,动都动不了。

最麻烦的是洗澡。夏天还好,穿得少,到了冬天,穿得厚实,脱要脱半天,穿也要穿半天,整个卫生间密不透风,头上还开着浴霸,每次给他洗完,我都出一身的汗。

晚上也不消停。他不会自己翻身,为了防止长褥疮,每隔两小时,我就给他翻一次身,一晚上最少起来3次,根本别想睡踏实。

有回半夜给他翻身,不小心弄疼了,他甩手就是一巴掌扇来,"啪”的一声脆响,我一阵眩晕,仿佛看见了小星星,脸上又麻又辣,就像火在烧。

我捂着脸,他看着我,眼神空洞,一片迷茫。我很难过——父亲已经不认识家人了。

这一巴掌,现在回想起来,脸上还隐隐生疼。

到了后期,父亲开始大小便失禁。我买来成人纸尿裤给他穿上,发现脏了,赶紧换。如果有大便,我就扶他到卫生间,给他身上清洗干净,再换上新的。

再到后来,父亲开始莫名其妙地出汗。那种汗,不是微汗,而是淋漓大汗,可以看到有汗珠在身上滚动,去医院检查,也没查出什么。我隐隐觉得,父亲的日子不长了。

父亲从发病到去世,仅仅5年时间。走的那天,天很冷,还有半个多月就过年了。晚上10点,他永远地离开了,没有半点声响,就那么静静地躺着。

我记得很清楚,就是那个时间,天空飘起了雪花,那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雪花不大,落得很慢,一片安宁。我忽然觉得,这是老天在给父亲送行。

看着悠悠落下的雪花,我一阵酸楚,寒透心底。父亲走了,就像这轻悠慢落的雪花,落地即化,消于无形。

父亲去世已经快7年了,我还时常想起他,经常梦到他,每每想起,便是清泪两行,心如针扎。

至亲之人,一旦离世,这份想念,便只能深埋心底。你有千言万语,也只能是“无处话凄凉”。

所以,不管别人怎么看,对我来说,父母虽无法自理,我仍希望,他们尽量活下去。

我不是不能接受死亡,但我觉得,任何一个生命体,应当由生命本身规律来决定其存亡,而不是由我。

反过来想,如果失去健康的是子女,父母会抛弃他们吗?我想,但凡有责任心的父母,都不会这样做。

父母能为子女掏心掏肺,子女为什么要嫌弃无法自理的父母呢?

有些人,见父母不能自理了,把他们送到养老院,或者请个保姆回来照顾,让保姆和老人住一块,自己住在别的地方。

你自己都不想面对父母,你能指望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吗?保姆护工虐待老人的事件,还少吗?

请保姆回来不是不行,但最好让老人和子女住一块儿,有子女在身边,保姆不敢乱来。

人只能活一次,请善待自己的父母,即使他们无法自理。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确实是这样。

结婚之后你会不会和父母住为什么

能分开是最好的。如果你和爱人的经济条件尚可的话,那么可以考虑跟父母单独分开来住,如果需要照顾老人的话,那么起码可以直接住在父母的隔壁或者对面房子就行,不要住在一个屋檐下最好。

可以接过来暂住。如果你们和父母平日里分开住的话,那么可以在有时间的时候就接父母过来一起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就好了,平日里就不要整天黏糊在一块了,不然有句话叫做“远香近臭”,相信婚后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

跟父母保持联系。既然你和父母不住在一起的话,那么平日里见到父母的机会就比较少了,所以我们要经常关心父母的身体状况,多打电话或者多跟父母视频聊天,这样老人家的情感需求就能获得满足了。

记得常回家看看。如果父母不喜欢到你所在的城市住或者玩,那你可以考虑在节假日的时候抽空回家看看老人家,毕竟年轻人出行总比老年人坐长途车来得好,老年人很多时候身体都是经不起折腾的了。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孩子选朋友一定要远离这几种人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2/107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