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一个(灾难)之年。小麦收割在即是囤粮还是卖掉呢(2020年小麦收成怎么样)

有偿退出承包地每亩最高补偿10万 你想领吗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2020年是一个(灾难)之年。小麦收割在即是囤粮还是卖掉呢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今年小麦建议留着不卖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现在收了小麦卖了好还是存放好
  2. 2020年是一个(灾难)之年。小麦收割在即是囤粮还是卖掉呢
  3. 小麦价格上涨,农民反而不卖了,近来还会持续上涨吗
  4. 小麦收割已经差不多结束,你选择直接卖掉还是存在家里

现在收了小麦卖了好还是存放好

作为一枚返乡农村人,自家也有10亩多麦田,还有一周多就到夏收农忙了!而这期间最关心的农事有哪些影响因素,除了天气变化外,小麦产量和品质、小麦价格以及今年机收机播等农业生产成本是否提高,往往对农户而言都是很重要的!而至于题主说到夏收小麦后是卖是留的问题,我感觉这几年身边农户的普遍存在现象为:夏收期间直接卖掉的情况越来越多,而优质小麦则存放的相对较多!下面结合所了解情况简单聊一下,以供参考:

一、近年小麦价格下跌,留不留已无所谓!前些年小麦价格还可以时,农户夏收后会将一部分先卖掉,然后再等价格涨涨后卖掉或直接用于换面粉吃!然而这几年随着小麦收购保护价下调影响,以及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使得种粮效益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是这两年天气影响越来越突出,使得小麦产量忽高忽低,例如2018年遭遇冻害,小麦产量下滑严重,而2019年遭遇高温干旱,浇地成本增加,虽然保住了产量和品质,却造成市场饱和而价格后期下跌空间大,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难卖粮的窘境!因此,这几年新季小麦种植效益并不看好,也不值得留存,使得夏收期间集中售粮的情况越来越多,去年夏收期间小麦收购量已占51.6%以上,约为7000多万吨,而去年新季小麦总产量为1.37亿吨,大概说明一半以上的农户直接夏收期间卖掉了!

二、今年来看,小麦整体形势不乐观。今年很多地区的小麦情况反映为产量下滑、品质下降,而对于夏收期间越来越集中的售粮现象,使得贸易商、用粮企业等多个产业链规避风险意识越来越强烈,毕竟农户粮食买的越多,使得粮食价格下跌态势越大,而贸易商不愿担风险,尤其是今年疫情影响,经济活动不畅,市场需求量明显下滑,进而造成用粮企业降低采购量,而4月份的临储小麦库存量已高达9080万吨以上,面临去库存压力大,如果今年继续大面积开启托市收购,可能临储小麦库存量有望突破1亿吨,接近一年新季小麦总产量,势必加重市场产能过剩局面,因此,今年小麦价格并不乐观,后期托市收购开启的可能性很大!

三、农村经济活动增多,农户更在意工资性收入比重。这几年随着产业转移,以及新农村建设,我们这边县城工业园区越来越大,而各个乡镇上也建设了工业园区,虽然工资待遇不咋地,但相比种地收入高出很多,也比较稳定,占用农户时间也越来越多。例如我们这边一些农户因当地上班比较忙或工资高而不舍得请假,于是白天上班,晚上收割小麦,因而夏收期间凌晨之后还可以听见机器轰鸣声!而小麦收获后通过简单晾晒即可出售,省去了大量收储和卖粮功夫,可以有更多时间打工挣钱,往往更利于农户家庭收入增加。

总得来说,今年新季小麦,我家仍以收获后直接卖粮为主,每年夏收期间的小麦价格多呈现为“高开低走”,因而卖粮价格多处于当年小麦收购保护价左右,例如去年我家小麦卖价为1.12元/斤,与收购保护价持平,而去年后期出现了难卖现象,卖价虽被收购保护价制约,但上涨空间很小,对于10亩左右麦田产量的增值也就是一两天工资收入而已,自然没必要浪费打工时间去囤粮惜售了!(以上仅为个人见解)

2020年是一个(灾难)之年。小麦收割在即是囤粮还是卖掉呢

感谢您的提问,确实2020年真的是个灾年啊,小麦是囤还是买看下面的详细分析。

最近几天基本上被南方小麦主产区减产的信息严重刷屏,特别是黄淮地区,很多种植户表示减产严重,已经收割完毕的地区表示今年的平均产量在500-700斤/亩,较去年减产300-400斤/亩。这就导致基层农户惜售心理非常强,粮点及贸易商为了采购到足够的新季小麦,纷纷上调采购价格,个别地区出现抢粮现象。据市场反馈,安徽江苏等地很多粮点收购价已以达到1.10-1.12元斤,甚至还有报价1.14元/斤的,但也很难收到质量达标的新季小麦。

今年的新季小麦减产主要是天气干燥所致,干热风导致大部分南方新季小麦颗粒并不饱满,这样在容重上也就明显低于往年,所以亩产自然就低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小麦价格的高低,主要就看质量,不像玉米对水分的要求也比较高。今年的新季小麦质量不好导致的减产,基层农户想要卖高价来填补支出成本,但是按质定价的市场铁律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南方减产的基层农户如果想卖个高价就暂时囤粮观望下后续临储托市启动对价格的提振幅度,届时如果价格合适再进行销售,否则短期想达到理想价位出售太难了。除此之外就是等到临储小麦托市收购结束,届时市场流通粮源减少,价格也会稍微高一些,但销售渠道同时也会少很多,主要是制粉企业收购,按质定价会更明显一些。

不过笔者要提醒大家的是,北方小麦马上就要供应市场了,而且市场普遍反馈称今年的北方小麦长势不错,预计不仅不会减产还有可能出现丰产,如果真的是这种情况,那么南方受灾地区的新季小麦走货情况就不会太好了,届时销路也是个答问,特别是一些准备卖完小麦进城打工的农民可能也不会卖出个好价格了,所以一定要考虑好未来计划,然后再对新季小麦的卖还是留做出决定,要不然会很被动。

另外,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6月1日17时,全国已收获小麦8611万亩,麦收进度两成半。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市场多数预计,新小麦收购价格将会低开低走。按照惯例,受新粮上市压力预期的影响,市场小麦价格往往会出现季节性下跌。加之新小麦水分含量高、杂质含量大,新小麦上市价格要比陈麦低0.07-0.10元/斤。因此,今年新麦心理收购价格在1.10-1.15元/斤较为适宜。同时,在国家托市收购的支撑下,符合质量的小麦将会逐步向最低收购价格靠拢。未来政策性收购将会基本主导市场行情走向,小麦价格的波动幅度将会有限,最低收购价或成为市场运行的顶部价格。

最后笔者个人认为,随着近年来国家在粮食收储政策上的不断调整,粮食种植户们已经不再是可以秋收直接卖,站在地里数钱了。现在已经把农民的利润压榨殆尽,那么想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消极的少种、弃种,咱们农民需要调整传统的卖粮节奏了,要学会藏粮于民,关注行情变化,在涨价时卖,在落价时等。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粮食分析网站、自媒体分析师的增多,粮食贸易中的信息差已经很小了,农民朋友们一定要关注市场、关注价格走势,不要秋收了就急着卖,跟随市场节奏,尽量不要在集中上市的时候出售,错开售粮高峰,这样才能获得更多利润。

小麦价格上涨,农民反而不卖了,近来还会持续上涨吗

小麦价格上涨,农民反而不卖了,近来还会持续上涨吗?这个问题,可能是是现在麦农最关心的问题了,小编估计,小麦大幅上涨(1~2元/斤〉基本上不可能,小幅度上涨(2~3毛一斤)有可能。

我们先从国际大环境来说,受蝗灾、新冠肺炎等影响,加之许多产粮国限制粮食出口,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粮食危机问题,所以国际粮食价格持续走高。在这种情况下,也刺激了我国粮食价格微升。

我国今年小麦的产量已经计算出来了,在1350亿斤左右,比去年增产约一成,按相关数据统计是,一亩田比去年多产8斤左右,又是一个连续十几年的丰收年。

既然小麦是丰收的,那为什么许多农民都叫欠收?要惜售呢?这个欠收实际上是指个别地方今年受倒春寒,病虫害影响导致的减产,并不代表所有小麦主产区,不能以偏概全。我们最后都只能以官方的统计数据为准。

现在许多地方的小麦局部收购价已经达到1.33元/斤了,是历史最高价格,农民为什么卖粮积极性还不高呢?其实,今年的疫情,就好好的给家中没有余粮的农村人好好的上了一课,以至于许多人担心,如果封村、封路时间再延长或者再来一次的话,自己家该如何过。(虽然说机率少,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所以绝大多数农民早就做了,今年粮食不外卖,要藏粮渡饥荒的准备。小麦价格较国家规定的保底价1.12元/斤高出了2毛/斤,现在农民出粮的积极性仍不高。

至于小麦价格还会不会上涨?我觉得还是要看国际粮价的走向及世界疫情防控情况。如果国际粮价继续走高,那么我国粮价肯定是会跟着走高的。从世界疫情防控工作来看,短时间内肯定是不能消灭的,这个也会是一个导致粮食减产的主要因素。加之还有肆虐的非洲蝗灾,今年的天灾人祸全都凑一起了,世界有发生粮食危机的前兆。所以小麦未来行情,还有可能看涨(我国粮食价格国家严格调控,涨幅不会跨的太大)。

总之,我国的小麦基本上可以达到自己自足,每年进口少量小麦也是为了满足世贸的要求,所以不论国际上的粮食价格炒作的多厉害,我国小麦的这个饭碗还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大家手中的小麦,卖与不卖都是农民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

小麦收割已经差不多结束,你选择直接卖掉还是存在家里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是有亲身体会的。随着国家加大力度的开发,我们当地的村庄有三分之二的人搬进了高成楼房。

然而?这部分人都是有地的,麦子收割完就必须,无论价格怎么样就要卖了。主要是没有地方存放,也就是没得选择。

再有就是咱国家的小麦价格比较稳定,刚收割完的湿度高点,价格应该比正常价低一二分,麦子晒干除去水分,也就是说湿的和干的价格基本持平??。

存在家里还要装卸,这都是费用。当然我主要说的是散户土地少的。量大也可以考虑储存!

大家认同么,关注下!??????

文章分享结束,2020年是一个(灾难)之年。小麦收割在即是囤粮还是卖掉呢和今年小麦建议留着不卖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小麦收割机割小麦麦芒出不来是什么原因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2/108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