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专硕,导师要女儿转博,是读还是不读好呢(专硕考博有导师要吗)

又一研究生因导师自杀 导师会成为你不读研的理由吗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读专硕,导师要女儿转博,是读还是不读好呢,以及专硕导师不建议读博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如果研究生选的是硕导不是博导,以后有机会读博么
  2. 为什么博士不收专硕
  3. 读专硕,导师要女儿转博,是读还是不读好呢
  4. 导师一直强调读博很痛苦,让我考虑清楚,是在劝退我吗

如果研究生选的是硕导不是博导,以后有机会读博么

感谢悟空问答小秘书/头条教育邀请。

现在研究生复试正在紧张的进行或者即将进行,有的考生正在忙于选导师。有的导师是硕导,有的导师是博导,如果以后想读博的话,是不是选了硕导就没机会了呢?

只能说跟着博导读博的机会会比跟着硕导读博的机会大。

第一,一般好多博导都喜欢自己的硕士读自己的博士,因为培养了几年,已经打好基础,博士期间可以直接进入状态,更容易出成果。读自己老师的博士要么硕博连读,要么考试,其实就是个形式。

第二,如果是通过考试取得读博机会的话,因为博士入学考试和硕士入学考试不同,硕士有两门或三门国家的统考课(英语政治数学,有的专业不考数学),最后面试的时候是由复试小组集体决定。而博士入学考试不同,考试完全由学校自主命题,不考政治,只考英语和两门专业课,专业课的考试如果老师想要你根本不是问题,老师不想要你又不明说的话就是大问题。不过一般老师都会告诉你今年还有没有名额。

第三,你的导师是硕导,但他同时在一个大的课题组里,他的老板是博导,那相对来说读博的机会也不小。

第四,导师的资源利用不上,只能自己联系导师,这个时候读博的机会也不小,如果你硕士期间有好的小论文,也有很多老师想要你。博导都有招生名额,一般学校博士名额不足,要博导们轮流分名额,这时候去读博不是那么容易,因为排队的老师太多,我们系一个老师排了两年队都没排上,最后只好换老师了,本省的领军人物,太多人想抱大腿了。好学校导师名额多些,相对来说机会多些,如果本系有老师从那毕业,推荐一下会更好。

现在硕导和博导其实很多了,一般评上副教授就可以上硕导,教授就可以上博导,所以经常会有一些比较年轻的博导,所以跟着硕导以后还是有机会读博的,机会也不小,只不过没有跟着博导读博那么方便。

一般来说,博导相对来说成果多些,地位更高,有更多的学生选择,复试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成绩做出选择。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欢迎关注!

为什么博士不收专硕

博士不收专硕的主要原因是课程不易衔接。专业硕士重点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学术硕士重点是培养科研型人才,二者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向上不一致。其,确切的说就是研究生若想就业就考专硕,想继续深造就攻读博士。例如硕博连读也是从学硕中选拔优秀研究生,而专硕就只有考博。其实博士也不是绝对不收专硕,只是博士更愿意接收有学术研究基础的学硕。

读专硕,导师要女儿转博,是读还是不读好呢

专硕也可以转博,只是不是硕二,而是硕三。导师通常觉得某个硕士科研不错,会建议她转博。不过是否真的读博,还是要个人自己想清楚。喜不喜欢搞研究?是否能承受读博的压力?读博后又有啥意向?个人问题也需要适当考虑。毕竟现在读博是四年制,如果达不到毕业要求,还得延期。

导师一直强调读博很痛苦,让我考虑清楚,是在劝退我吗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作为一个老博士和研究生导师,小西觉得从你导师告诉你"读博很痛苦"来看,是个挺好的导师,值得你跟啊。

个人觉得,什么事情说在前面总比临时冒出来强。比如在你打算安心撰写学位论文之前,某个导师突然告诉你4篇SCI论文不满足课题组(=导师)条件,还得增发1篇,甚至有可能延期半年毕业。要是这个时候你的工作已经确定,就差学位证、毕业证可去报到入职,很有可能就骂娘了吧。

我之前就有遇到不少其他导师的博士有过类似的诉苦,而且很迷茫。博士毕业找份不错的工作很难,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容易,尤其是高校引人政策一年几变,增加一篇SCI论文反而可能进不去。

但是,要是在你读博之前,导师和你说清楚学校、学科、课题组三级的毕业要求,还有读博的难度和不易,让你有个心理准备,反而是件好事情。比如,在我后续几个师妹读博时,我之前的导师都会明确说明课题组博士毕业的标准,"老人老政策、新人新办法",也避免不同入学年份的博士生之间有比较。

读博的痛苦一般有2个时间段,开始和最后,中间进入状态后反而时间过的非常快。博一尾、博二开始阶段,是第一个难熬的阶段,看到其他博士生同学有发表1-2篇高水平论文,甚至在国际大会做了报告,博士读的风生水起,而自己开题被批,实验探索更是多次失败。这个时候是极度压抑和崩溃的。

比如,小西团队有个博士,在导师的建议下开展了一个团队之前未涉及的研究方向,很新颖。但是,4次预实验均以失败告终,而且还带着一个硕士做实验,硕士即将进入研三,作为博士生师兄连个有效数据都没法分一部分给师弟,压力非常大。之前,和我聊过2次,已婚且辞去工作全日制读博的他有过后悔、气馁、退缩等情绪。

第二个难熬的结算是毕业之前,论文盲审的压力非常大。之前有个师姐第一次送审未果,听闻人都抑郁,反复修改学位论文几遍,第二次盲审通过后痛苦一场,答辩后致谢时泣不成声啊。没有答辩的人,也许不明白那种眼泪瞬间崩出的感觉,真的是一下子情绪到位,回想过去读博的苦楚,泪水是最好的诠释。

外面不知道原因的人,还以为她被导师压榨的如何惨,有点脱离苦海的感觉。可是,她的导师人非常好,将她力推到一所211大学任教,之后还给他分了不少项目的子课题。今年5月,她回长沙还请我们几个玩的不错的师弟、师妹聚餐,对她的导师也是感恩无限。

之前,小西也聊过博士生毕业的待遇话题。要是进高校的话,特聘副教授的待遇年薪有20-24万/元左右,讲师的话是10-15万元/年左右,部分工资体系较低的双非院校新进博士也许只有8万/年。当然,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的高低得看个人的科研成果、地区差,安家费基本够付当地一套130平米房的首付。

聊待遇是想说,不要对于博士毕业生的待遇期望值过高。华为那种引进几个博士,年薪给到200万元/年的是个例,比例非常低。但是,读博期间的难度和痛苦却是普遍现象。以小西自己的工科为例,基本是一周7天在实验室、办公室,早上7点半到晚上11点也都在实验室熬着,毕竟天赋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普通人只能勤能补拙(投入大量的科研有效时间)。

就算是和高校不同体系的中科院读博,同样非常辛苦,以生态中心为例,凌晨两三点在实验室内继续做实验的不再少数,有机会夜里去看看他们的实验楼,不少灯都是亮着,里面有博士生在忙碌。而这也是他们经常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原因。

导师让你考虑清楚,其实是真的为你好。导师浪费一个博士招生指标,无非是影响某个项目的进度,或者找其他学校导师团队"借"2个博士生来做。可是,一旦你无法坚持读博,影响的就是你的一生,之前我有遇到过师兄硕博连读5年后放弃博士学位,以本科学历工作的。尽管师兄工作也挺好,后续我们聊天中他也挺后悔的。

读博真的应该做好准备,一个是心理准备(读博不易),一个是为何读博。多想一点真的没坏处,还可以写下来,等自己读博期间迷茫时,比其他任何东西更能激励自己走出这段煎熬期。就我认识的一些博士,读博期间都有个后悔,不过都熬过来啦,嘿嘿。

你读博是为了什么啊?找份好工作吗?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读专硕,导师要女儿转博,是读还是不读好呢和专硕导师不建议读博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读博士读到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2/112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