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有什么特点

中国舞蹈变迁史

很多朋友对于舞蹈艺术有什么特点和四岁学舞蹈不建议动作图解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交际舞技巧学习图解
  2. 舞蹈名词解释要写哪些内容
  3. 舞蹈艺术有什么特点

交际舞技巧学习图解

1、男士和女士在站立的时候,要挺胸收腹;头向上顶、双肩下垂。

2、男士和女士的基本动作,都是用腰的力量来带动身体移动,并且是用后边的腿使劲,带动以腰为中心的身体,来带动前边的腿进行移动。通俗地讲就是:跳舞是后面的腿用力把身体蹬出去,而走路是前边的腿先迈出去的。

3、基本动作的主要特点:嘴(或者说是下巴)的位置总是与前脚掌垂直,只有在跳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做一些比较复杂动作的时候,这时候的重心移动会出现各种变化。

4、带女士的时候,向上托举女士的手要举得高一些,女士比较容易旋转,属于男士双手做动作的时候,则另一只手向下略低于女士的腰部,这样的话女士旋转时候比较舒服。

扩展:

交际舞的标准握持方法是使共舞双方形成整体性结构的重要手段,它在舞蹈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决定性作用。它不仅关系到造型的优美与否,而且影响着信息的传递、重心的稳定、肋方法是否正确与统一以及特殊技巧的运用等,所以,决不能等闲视之。理想的标准握持,应当产生共舞双方融为一体的效应。

舞蹈名词解释要写哪些内容

以下这些舞蹈的常用术语,名词解释。包括专业词汇与舞者口中的常用词汇。

(1)基训/基础训练:是指对舞蹈演员或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使学员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应各种类型动作和高难技巧的需要;同时,为随时扮演各种舞蹈人物形象做好准备,基本训练,对演员,学员体力的保持也有益处。

(2)主力腿:是指动作过程中,或者形成姿态时,支撑身体重心的一条腿,称主力腿。它与动力腿配合,对身体平衡以及动作,姿态的优美有着重要作用。

(3)动力腿:是指与主力腿相对而言,非重心支撑的一腿为动力腿,可做各种屈伸,摆动等动作。

(4)起泛儿:是舞蹈俗语,指动作前的准备姿势。技巧前的准备动作,都称作“起泛儿”也叫“起”。

(5)法儿:指舞蹈时是否得法,即动作是否符合规律,是否有韵味。在品评舞蹈者的动作是否得法时,常用有“法儿”没“法儿”来加以褒贬。

(6)节奏:是指音响活动的轻重缓急形成节奏,其中节拍的强弱和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的规律。节奏为音乐旋律的骨干,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节奏也是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一切舞蹈动作均在一定的节奏下进行。

(7)韵律:是指在舞蹈动作中,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造成欲左先右,欲纵先收,以及动与静,上与下,高与低,长与短等辨证的规律,形成了舞蹈动作的韵律。韵律在舞蹈中享有重要地位,是较难掌握的一种动作因素。

(8)身段:指演员在舞台表演或训练中,各种舞蹈的形体动作的统称。从最简单的比拟手势到复杂的武打技巧,如:坐、卧、行、走、甩袖、亮相等都称为身段。

(9)形体:指演员的身体形态。通用在戏剧中,尤为话剧和电影所常用。话剧和电影演员的身体训练和舞蹈训练称为“形体训练”这种课程称为“形体课”。

(10)造型: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艺术手段之一。在舞蹈中人们将雕塑性强的动作姿态称为“造型”。

(11)亮相:源于中国古典舞蹈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技法。即在某舞蹈段落最后,以一个加强节奏感的动作塑造该舞姿“造型”。通过这个舞姿动作顿挫到位,或甩头、凝视等使表达的神情更明朗、强烈。此种造型即亮相。是指剧中主要人物第一次上场(有时也用于下场)或一段舞蹈,武打完毕之后,在一个短促的停顿中所做的姿态叫亮相。它也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程式动作。

(12)舞蹈动作:是指经过提炼和美化,有节奏,有规律的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它大多来自劳动生活,并同民族的斗争生活,风俗习惯,自然条件,审美观念和传统艺术等有联系。

(13)舞蹈语言:舞蹈语言主要是通过舞蹈动作来表现主题,抒发情感的。舞蹈语言也是舞蹈动作的别名,它由单一或几个舞蹈动作组合而成具有一定含义。舞蹈语言即包含有一定意义的简单舞蹈动作,又包含较长的动作组合。

(14)舞蹈组合:是舞蹈的常用语。它是指两个以上的舞蹈动作被组织联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动作称为组合。它包括最简单的,性质单纯的动作连接,也包括最复杂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动作的组合。它是用来达到某种训练目的,或是为了表现一段舞蹈思想内容的手段。

(15)舞蹈语汇:是指把若干不同的舞蹈动作汇集起来,为表达舞蹈作品的主题内容服务,是一切舞蹈语言的总称,如文学的词汇。

(16)主题动作:指一个舞蹈或一个舞蹈形象最重要的成为核心的动作,从“音乐主题”一语演移而来。音乐主题在音乐创作中被反复出现,不断重复加深听者的印象;舞蹈的“主题动作”也采取不断重复和再现等手法,加深观者的印象。它是为舞蹈的主题思想和塑造人物服务的。主题动作的重复使用,是舞蹈创作的一种手法。

(17)舞蹈编导:是舞蹈艺术工作中一种重要职务。由于舞蹈的专业特征所定,编舞和导演常常由一个人或几个人统一承担,故统称为编导,编导的职责是构思和编写舞蹈台本。根据音乐进行具体编舞,组织和指导排练。通过与作曲家,指挥,舞台美术设计以及演员合作,把舞蹈呈现在舞台上,达到预定的目的。

(18)舞蹈结构:舞蹈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结构。编导根据对生活的认识和舞蹈素材的理解,按照塑造舞蹈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需要,用舞蹈及其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把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形象,事件情节分别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地加以安排和组织,使其即符合欣赏规律,又适应舞蹈(舞剧)作品体裁形式的要求,达到舞蹈艺术上的完整和谐。

(19)舞蹈构图:是指编导为表现舞蹈作品的主题思想,交待环境情节和塑造舞蹈形象,按美感效果的要求,在舞台空间安排和处理各种人物的关系及位置叫舞蹈构图。一般通过各种移动线和“对称”,“对比”,“集中”,“分散”以及“平衡”等手法,把零散的个体形象纳入到艺术整体中来,形成各种图形图案,如“方形”,“菱形”,“圆形”,“弧形”,“三角形”,“梯形”,“四边形”等各种画面。我国民间舞在长期实践和积累中,形成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图形。如秧歌舞中的“二龙吐须”,“剪子股”,“四面斗”,“珍珠倒卷帘”,“捲白菜心”等,是研究舞蹈构图的宝贵遗产。

(20)舞台场记:也称舞蹈场记。是指舞蹈作品的图画,文字记录。一般包括舞蹈台本,舞蹈音乐,舞蹈动作及舞台场面,服饰和道具的图解等,供排练舞蹈用。

(21)舞台灯光:也叫“舞台照明”简称“灯光”,舞台美术造型手段之一。运用舞台灯光设备(如灯具,幻灯,控制系统)和技术手段随着剧情的发展,以光色及其变化显示环境,渲染气氛,突出中心人物,创造舞台空间感,时间感,塑造舞台演出的外部形象,并提供必要的灯光效果(如风,雨,闪电)等。

(22)舞台美术:舞台美术是戏剧和其它舞台演出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其任务是根据剧本内容和演出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下,运用多种造型艺术手段,创造剧中环境和角色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

(23)八个方位——1—8点:是用以规范舞蹈者面向,走向的专业术语。即:场地正前为第一方位—“1点”;右前、右旁、右后为第二、三、四方位—“2、3、4点”;正后为第五方位—“5点”;左后、左旁、左前为第六、七、八方位—“6、7、8点”

(24)扶把训练:即学员手扶把杆做舞蹈动作。分“单手扶把”和“双手扶把”。

(25)中间训练:即站在训练场地中间做练习。是相对“扶把训练”而言。

(26)对称动作:指左、右相对的同一动作。如“右按手”的对称动作即“左按手”

(27)动作的左与右:单一舞蹈动作一般都分左、右两面,通常是以动作腿(或动作臂)来区分。如右手做“盘手”即称“右盘手”。舞蹈训练中常称“左虚步”、“右端腿”等,即表示用左或右肢做该动作。

(28)动作的单与双:有些动作以单臂(或腿)做动作时多称左或右(见上条);以双臂(或双腿)做时即标以“双”字,如“双山膀”、“双摇臂”、“双起双落”等。

(29)面向、视向:身体正面所朝的方向称面向;眼看几点即视向,一般也包括脸的朝向,如“眼看8点”,即脸和视线均朝8点。

(30)平圆、立圆:与地面平行的圆圈运动路线(通称“划圆”)即“平圆”;与地面垂直的圆圈运动路线即“立圆”。

(31)划弧:指在“划圆”轨道上的某一段路线,如手臂划“上弧线”,即手臂做立圆的上半圆。

(32)留头、甩头:身体开始转动而头仍留向原方位不动,称“留头”。头从一方位迅速转向另一方位称“甩头”。例如“转圈”、“翻身”动作,开始转体时“留头”,当身体转动约180°时,再迅速甩头360°,以控制旋转方向、增强动力。甩头也是亮相时的常用动作。

(33)涮头:以颈为轴,头在肩上方做平圆动作。

(34)环动:多指腿部以髋关节为轴的划圆动作。有时也泛指其他关节为轴的划圆动作。

(35)控制:此处指舞蹈训练课目的一种。即使舞姿静止在一个动作上,训练肢体的控制力量和能力。

舞蹈艺术有什么特点

(一)舞蹈长于抒情,拙于叙事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舞蹈是表情艺术,它对现实的审美把握主要不是模仿,即不是再现人物行动,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抒发人们的思想感情。在舞蹈艺术中情感好像是从动作、姿态上自然而然地流溢出来的而不是某种感情内容的动作图解。舞蹈反映社会生活,重要的不是再现某一事件,而是表现与这一事件紧密联系着的人物的情感,或者说通过舞蹈对这一事件的表现去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审美情感。

(二)舞蹈是靠舞蹈语汇,来塑造舞蹈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动作性

舞蹈是靠人体的动作和姿态来塑造艺术形象的。通常人们就把有节奏的、有组织的、有变化的人体动作和姿态,称为舞蹈语汇,或舞蹈语言。正因为舞蹈是以人体的动作、姿态、手势、表情为主要表现手段,依靠表演者的舞蹈语汇来进行表演的,它不同于文学家借助于语言、雕刻家借助于木石、画家借助于色彩去创造形象,因此舞蹈语汇有自己的一些特点。首先,舞蹈语汇有流动性。其次,舞蹈语汇有连续性。最后,舞蹈语言具有节奏感和情感表现力。

舞蹈艺术,正是通过流动性的、连续性的、并且具有节奏感和情感表现力的舞蹈语汇,来塑造各种各样的舞蹈艺术形象的,用以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三)舞蹈与音乐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具有较强的节奏性

舞蹈虽然具有造型艺术的一些特点,然而在本质上更类似于音乐。在艺术的园地里,没有比舞蹈和音乐的关系更为密切的了。哪里有舞蹈的足迹,哪里就有音乐的身影。正如《乐府杂集》中讲的:“舞者,乐之容也”。它们和谐一致,融为一体,共同孕育出美妙的艺术花朵。

关于本次舞蹈艺术有什么特点和四岁学舞蹈不建议动作图解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应萼定 走出迷宫,让舞蹈找回自己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2/113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