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考上美院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愿你留下的每一滴眼泪,都让人感动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没考上美院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没考上美院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的知识,包括不建议考美院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美术生是考美院好,还是综合学校好
  2. 没考上美院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3. 为什么清华美院会被人鄙视
  4. 考美院一定要选择文科吗

美术生是考美院好,还是综合学校好

这是我最近正在纠结的问题,孩子高三,在画室集训。在没去画室之前,我是想他能上个综合类院校,毕业的时候校招机会多一些;后来去画室跟老师聊聊,自己再查些资料,觉得孩子画的还不错,想法改变,学美术不应该就是考专业学校才好麽。近期和孩子也是学美术的朋友聊天,建议考综合类院校,说好就业,到底怎么办?????

没考上美院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分享一个朋友经历,他为考美院复读了八年,曾多次拿过央清等各大美院的专业合格证,却最终与其失之交臂,

内容有点长,但通篇无尿点,值得你点赞、收藏,细细的品,

相信我,看完一定能深刻的影响到你对艺考的一些基本看法,从而给为了美院奋斗的你带来帮助、启发及警示。

以下为他的自述:

我是一个美术考前班老师,也是一个高中生。

呃,是止步于高中的学生,也就是传说中的复读生、“老油条”,一个考了八年的考生,一个多次拿过央清等美院的过关证书,却最终与其失之交臂的人。

闲暇时间,在屋子里整理了一下乱七八糟的东西,瞥了一眼墙角的橱子,打开,满满当当全是画儿,果然,跟小说里写的一样,思绪像潮水般涌来。

随便一张画打开,我都能回忆出当时画它的场景以及跟周围人的聊天内容。

橱子最下层是小学和初中的图画作业本,我一张一张翻看,忽的发现,自己似乎没有自己一直认为的那么“有天赋”、“有才气”。看着一个个稚嫩的笔触,谁又能想到,我二十年后会靠它吃饭呢?

真正的开始接触素描是在初三,对于应试教育一直很抵触,我的艺术之路却也是从考学开始,那时文化课不错,但考市一中还是不太稳,正好学校美术班招人集训,才知道了中考特长生这回事儿。

初中老师那个水平,毫不客气的说,我两个月后初中毕业就已经超过了他,但启蒙,却真的是他开始的。他的“大胆论”确实也影响我到现在。

喜欢一件事,就要着手研究。

当时那个条件,只能自己想办法,我买了两本书,一本素描静物,一本色彩静物,两个月,我把两本书临摹了一遍,中考成绩出来,我美术专业考了第一,破格录取,那时,第一次兴奋的一夜没睡着。

翻过两本书的复制品,出现了两张别人的画,这里需要插叙一个对我影响很大的人,一个邻居家的姐姐,我上初二她高考,我高考那年,她以第六名的专业成绩考上了清华,有这么个“榜样”,是我考不上央清就复读的动力所在,也是父母对我复读一事没有太过反对的原因,为此我走了8年。

再往上厚厚的一摞是高中的习作,我的高中属于艺体教学比较完善和重视那种,从高一到复读了好多年的“老油条”全在一个楼里,好的学了不少,坏的亦是。

高中的美术生生涯不可谓不精彩,一个只知道学习的小孩突然撒开也是很可怕的,反正除了好好学习,其他乱七八糟的事都干了不少,但只有画画没有落下,有空就去画室画几张,没空逃课也要去。

那个时候,我知道了央美、清美、造型这些概念,也受许多学长学姐的影响,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央美造型。也知道考央美造型的难度,想考央美怎么办?

拼命画!央美谁最厉害?

校长靳尚谊!那好,就他了!

去书店买了本靳老出的头像书,不懂基础知识不要紧,我临摹得一模一样就好,高一暑假,我把这本头像书每一页都临摹完了,后来又认识许多“老油条”学长,提前接触了北京的“先进技术”,让我出去集训前,就达到了一般学生集训后的水平。

佛曰: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

对于画画可以绞尽脑汁,却忽略了文化课的学习,之后因为文化课的原因屡次失败,也算是自食恶果。

集训后带回来的作业自然是比之前成熟一些,也学了不少“北京的先进技法”,看着这些,思绪又飘到了奥运那一年的北京。

面临集训时,出现了一点点小问题,也是第一次的选择性错误,一直想考的是造型,但是因为造型不好考,那时候考造型就意味着复读,就想着先把专业这关过了再说,所以就错误的选择了文化课要求更高的清华设计。

高二暑假,带着满腔热血和同学一起坐上了开往北京的大巴,对于没出去学习过的我们来说,北京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感觉那里的老师都有魔法棒,去了再回来就一下子画好了。

到了之后才发现,北京的大画室就是养殖场,一地的铅笔灰、呼啦呼啦的大风扇,弱肉强食,想画好还是要靠自己。

一千多人的培训基地,人多,画的好的也多,光复读生就三分之一,对于我这个在初中高中一直领先的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转而一想,这些画的好的,都是要和我出现在同一个考场上厮杀的人,全国画室那么多,和他们一个水平的更多,你画不过他们,考学就没有一点希望!怎么办?

那就一个一个的赶超,想要打败一个人,就先学习他的长处。

我是第十名,那我就坐在第九名旁边,学习他的技巧,学会了他的,加上我自己的,我就超过了他,然后再找下一个目标,就这样,我慢慢的进入了画室里被叫做“高手”的那一波。

有的时候努力了不一定会有好的结局,那年摊上清华设计改考题,考的并不理想。

第一次的高考失败其实不能说失败,只是没考上清华,其他大学的通知书也有,只是还有些不甘心,因为学的清华设计,所以连央美都没考,我想了想,我还小,要不然就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一遭?于是,开启了一条“不归路”。

手指触碰到厚厚一沓,带有黑纸板画框的作业,这是我第一年教学生的范画。邻家姐姐复读五年考上清华的经历,让父母很快同意了我要复读的打算,暑假闲来无事,搞了个小画室,不为赚钱,只为增加阅历,我教的第一批学生,就是我高中下一届的学弟学妹,后来,我跟他们一个班学文化课。

当书架上的作业堆里出现半身像彩头的时候,意味着我在这条“不归路”上开启了第一步。

由于家庭条件因素,我复读对于画室的选择只认一点:不要钱。我当时跟那个画室的校长说:你先看看我画的怎么样,有希望给你挣央清名额你把我留下,你觉得我不行,我就走。结果就是,我的央清过关证印在了他画室下一年的招生简章上。

第一年复读的画室比较小,但是各科老师都是央清的单科第一,这一年,学到的技巧上的东西比较多,这一年,拿下了央美创作和清华色彩的高分卷。

但是...

文化课的硬伤让我不得不再次选择了复读。

指尖划过十几个速写本,想起了第三年拼命画速写的时光。

第二年央美虽然拿了张高分卷,但名次一般,速写有点拉分,所以第三年给自己定了一个疯狂速写计划,每周买两本速写本,任务是画完,饭后、课间、睡前不断地画速写,速写和素描相辅相成,那年,央美速写和清华素描拿了高分,文化课不能说一点没努力,但事与愿违,央清英语都限70,英语差了五分。

翻过速写,在往上的画就比较杂了,有做老师的范画,也有做学生的习作,因为后来再复读,不能再厚着脸皮跟家里要钱,所以迫于生计,只能在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之间转换,赚点钱,然后再去北京复读,其实这个时期的选择是错误的,一不能好好赚钱,二不能专心画画,文化课更是没有一个好的心态去学。

这也是我最终下决心熄灭考学的小火苗,专心做个老师的原因之一。

时光飞逝,眨眼而立,三十岁的人要是还在纠结十八九岁的那些事儿,不叫执着,叫愚蠢,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要多想想肩膀上的东西。

八年抗战,实际上后面几年做的事情意义不大,陷入了一个死循环,都是每一年失败的重复。

说了那么多,我就偏偏没有说理想这个词,为啥呀,因为要生活,理想不能当饭吃。

书架最上面一堆,全是信封,大的是录取通知书,小的是专业合格证(以前各大美院是寄发合格证的),或许他们的存在意味着我这些年没白过吧。

整理毕,上锁,生活未完待续...

为什么清华美院会被人鄙视

清华美院服装系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举个例子:

你在海淀五道口打车,司机问你是哪个学校的,你如果说我是清华的,司机多半会来一句:牛逼,厉害厉害。

但如果你说自己是清华美院的,司机绝大多数都会来一句:哦....美院的...

我TM就酸了,我美院怎么了...

????

所以,你懂了吧....

我热爱清美,也以此为幸,但在美院呆久了,你就会发现,鄙视这个事确实是存在的,多少有点里外不是人的尴尬。

在美院圈子里

也就是传说中的八大美院,或者现在的9大美院,清美的地位确实有点尴尬。

清美虽然同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并称三大美院,也虽然挂着美院的名号、设计类专业确实是很强,但本质上,还是一个工科氛围浓厚的综合类大学下的艺术学院。

比如,在课程设置上,基本上一周五天,专业课只有两天半,剩下的全是院大课,系大课,还有必备的团建,党建等活动。

留给系专业课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一点对我们的学习影响真的挺大,对此美院的老师们也是非常不满,课都上不完,学生的心思也不聚焦,但又无能为力。

另外,在举办展览活动次数上,艺术活动质量上,院内艺术气氛上都比其他美院要差那么一点,条条框框太多。

你经常能看到央美国美等联谊或者联展,但有关清美的联合联展的活动非常少。也有可能是清美太孤傲,一直想跟央美争个第一,但又争不过,所以干脆不跟你们玩了,不跟你们在一块搅和了。

甭说官方的,就连我在学生会的时候,跟同在北京的央美学生会都不怎么联谊。

确实是能看出来有一丢丢不合群,但是,鄙视是谈不上的。

毕竟清美的实力在那边摆着呢,不知道多少家长及考生都挤破头往去竞争那几个名额,毕竟清华的光环太刺眼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人的鄙视,可能是考不上所带来的嫉妒。

只有考上的人才知道:嗯,真香...

在清华大学里面

这个不用说了,绝大多数清华的学生都有一个误区:这帮文化课那么差的艺术生,怎么也能进清华?

大部分清华的学生,都不知道美院生是干嘛的,画画的?

总之很神秘,为此清美还专门弄了一个【美院开放日】,这一天的时候,美院近乎所有的工作室大门都是开着的,都对校内学生开放,都可以进来参观。但即便如此,大家对美院的了解也非常少。

大一的时候,有件事特别让我气愤,经过校方允许,我们在主干道路面上做了一次喷绘,结果颜料还没干,骑自行车的一同学一下就压过去,把画面给毁了。

我们的路障和提示已经很明显了,但还是架不住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很明显是故意的,更可气的是,她们的第一反应不是道歉,而是数落:不就是画么,有什么了不起的。

所以你看,被大多数清华人认可,这个确实是任重道远。

但你要知道,当初的中央工艺美院(清美前身)并进清华是强买强卖,而不是倒贴,老工艺那帮人才不愿意并进清华呢。

你要知道中央工艺美院的原校区是光华路,是在北京国贸的那片最核心的商业用地,单纯商业这一点,你就知道中央工艺美院的牺牲有多大。

更别说被清华收藏的那些原中央工艺美院整理的那一批明代家具了,从研究价值来说各个都是无价,当初运送这批物资的时候,可是有军队等护送的。

再从专业影响力来说,建国初期,国内的设计专业,无论是高校还是实体机构,中央工艺(清华美院前身)真的顶起了中国设计的很大一片天地,这些都不容忽视。

比如:庞薰琹、张光宇、张仃、祝大年、吴冠中、袁运甫、刘巨德、杜大恺先生等等

所以不被理解的时候,大家多少都会心里有些悲哀,不过次数多了,习惯了也就罢了。

毕竟,单纯拼文化课,清美的这帮人真的都攀不上清华这个高枝。既然大家都觉得文化课厉害是唯一成功的途径,既然我们也通过美术这个途径上来了,享受了清华的光环,有些事也说不清楚,那就就算了吧。

“争也争不出一个结果的,倒不如踏踏实实做事”这是我们老师的原话。

所以清华美院无论被鄙视也好,被追捧也罢,只不过是很多人茶余饭后YY的谈资,而真正忙于事业,或者努力考取这所学校的人,多半也不会去在乎这些争议。反而会更加努力让自己成为清华美院的其中一员。

考上清美,这应该算的上是美术生的荣耀,即便在一些人眼里看起来那么苍白,但这确实是你曾经艺考实力的见证。

很多东西,并不会因为你言语上的争论而改变什么,但确实是可以通过你脚踏实地的做事去影响一些人的看法。

就这样吧~

特欣赏一位同学的观点:

考美院一定要选择文科吗

一般来说,考美院的学生高中都是文科,当然也有例外。

首先,文科的高考题目比起理科来说要简单一些,对于想要学习艺术的考生来说更为容易。

其次,美院大一大二的学生,语文、英语、美术史等都是必修课,对于学习理科的学生在学习上会有生疏感,会有难度,而如果是文科生,就更容易上手。

再有,美院大四毕业以后拿到的是文学学士学位,高中上文科比较理所应当。

最后,理科生也可以上美院,虽然难度不小,不过一旦学会了,会比普通文科生更具备设计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所以说,建议高中上文科报考美院。

?

没考上美院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和不建议考美院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你自己画过的画中,最喜欢或者最重要的是哪一幅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2/114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