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还有必要吗

五一即至,劳动教育太重要 快收下这份孩子劳动清单

很多朋友对于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还有必要吗和不建议孩子学做家务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上初中的孩子在学习之余要不要锻炼他做一些家务活
  2.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还有必要吗
  3. 爸爸为了13岁孩子独立多做家务,坚决不帮妈妈做家务,这样会起反作用吗
  4. 男朋友家人一直教他不要做家务,说:做家务的男人没出息,怎么办

上初中的孩子在学习之余要不要锻炼他做一些家务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

现在大部分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学习更好,是替孩子包揽一切日常事物,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活。其实孩子在学习之余,做点力能所及的家务活,不仅不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对孩子的成长有多方面的意义,对促进孩子的书本知识与实际生存能力协调发展,孩子的人格--意志、毅力、自强、自立的品质也将得到锻炼。

引语

前一段时间,网上关于中国小学生劳动的时间引起广泛热议。

在很多欧美国家,让孩子从小参与家务劳动几乎是共识。

在德国,甚至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做家务:6岁之前,可以只玩耍,不必做家务;6-10岁,要偶尔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10-14岁,要剪草坪、洗碗、扫地、给全家人擦洗鞋;14-16岁,要洗汽车、整理花园;16-18岁,每周要给家里的房间大扫除一次。对于不愿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向法院申诉,以求督促孩子履行法律,没有哪个孩子对这条法律持有异议的。

大人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家长的首要责任就是让自己孩子通过做家务,从小就懂得一个人走向社会最终要靠自己,靠自立和自强。对于孩子而言,做家务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培养动手能力。

而对于国人,出于疼爱,很多父母不舍得让孩子干一点家务活。有的妈妈还认为,做家务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好好读书就好了。

在中国孩子一直忙着学习、上辅导班、培训班时,

美国家长则设计了适合不同阶段孩子的家务活儿:2-3岁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6-7岁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7-12岁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引起热议的无非是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差异:多数美国家长认为,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

让孩子学会做家务,不只是提升责任感这么简单!

不做家务就是溺爱,在过分溺爱的环境下,孩子容易滋生不良的心理反应。一是依赖性强,缺乏自律自理自强的精神;二是心理承受力差,踏上社会后,原来的“小皇帝”很难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从而会产生剧烈的心理冲突。因此,家长应当鼓励支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作些家务劳动。

可是现实生活中,父母们总是不让孩子动手做孩子自己该做的事,只是一味地逼孩子学习功课,导致有的孩子到了七八岁,琴棋书画的本领很高,却不会自己系鞋带。十一二岁的孩子,英语口语,名著名篇读得很好,却连十分简单的家务活都不会做,独立生存能力非常差。

这样的孩子只会读书,在生活上离开了父母就一筹莫展,像踏了天似的。有些家长看到这里会说,孩子不会做家务活、成绩方面好还可以安慰下自己,可是孩子在成绩等方面一塌糊涂,真是恨不得不要这孩子了。

但很多家长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做法是正确的,只是等孩子成绩或习惯出了问题,就去告诉孩子: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我们成天好吃好穿供养你,什么家务活都不让你做,让你一门心思学习,你就考这分数,你能有什么出息?还想进重点考大学,门都没有,以后再这样看我们怎样收拾你......

这让人想起那个“东方神童”魏永康被学校勒令劝退的事情。

17岁的魏永康,在别人还没有完成高中学习时,他就以优异成绩考入中科院。如此成绩优异的高材生,该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谁能想到,还没有取得研究生学历,就被学校勒令劝退。

劝退的理由,却是因为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下雪天穿着单衣、拖鞋在校园里穿梭;从来不知道打扫卫生,臭袜子、脏衣服在寝室随处可见;很多时候,甚至连正常的和同学的交流也无法做到。

正如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时,大脑里氧气最充分;大脑在劳动和运动时,思维部分是休息的。如此劳逸结合,孩子会更聪明。家务活,对于学习而言,如同鸟儿的双翼一般,是最好的助力。

哈佛大学学者也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结论:

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

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根据长期研究观察得出结论:在家里获得正确的劳动教育的儿童,以后很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专门教育。凡是在家庭里没有接受任何劳动训练的儿童,哪怕后面接受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的支持,也很难获得熟练技巧,在工作上更容易无法抵抗失败,变成消极的工作者。

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则能让他们更好地体验家庭的责任感。如果不给孩子做家务,就剥夺了他们对于社会与工作的认知以及在完成任务中得到满足感的权利。

会做家务的孩子,会很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这种规划生活的能力亦会迁移到对学习的有序规划上),会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提升他的生活品质,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家务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专注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孩子成年后健全人格的形成。

如何更好的引导孩子做家务我们应该这样做:

1、从份内家务开始

让孩子从个人份内工作开始学习,其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

如:自己学习将衣服穿好、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好;把脏衣服放进篮子里。

2、家务计划表

父母可以设计一份家务计划表,并和孩子一起讨论他能做些什么?想做些什么?

3、从家庭活动中学习

择菜:让孩子一起参与,从择菜到洗菜,让孩子知道所吃的饭菜是经过这些步骤才能食用,从学习中教导孩子做家务。煮饭:从洗米到煮饭,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并告诉孩子舀多少,这样还能教育孩子节约概念。扫地、擦桌子:可以让孩子自己尝试着去做简单的家务,或由父母教孩子如何做,才能将桌子、地板弄干净。晒、收、叠衣服:晒衣服时可以让孩子拿衣架,帮妈妈晾衣服;叠衣服可以先从小的衣服一件件教起。

4、让孩子明白做家务的意义

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力所能力的家务活,不易难度太大,以免孩子因挫折而产生抗拒和畏惧。

无论孩子做得如何,别忘了给予他赞美和鼓励,让孩子知道,他做的每件“小事”你都看到了。

因为年纪小,能力、耐力都有限,自然不如大人做得纯熟。

但是没有关系,妈妈知道你很努力了。此外,夫妻俩对家务的分工要妥善安排,让孩子有正确认识,“家”是属于每个人的,所以屋里的每一件事,大家都有义务去做。

曾出过8本畅销书的美国育儿专家伊丽莎白·潘特丽,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设计了一份《儿童学做家务事年龄表》。她指出,做家务是孩子建立自信的一种方式,并能帮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份《儿童学做家务事年龄表》上列着: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等;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如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除了以上技能外,还要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饭后自己把碗盘放到厨房水池里,并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要学会准备餐桌,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准备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并且学会收拾房间的技能;

7—12岁:需要学会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擦地,清理洗手间,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

13岁以上: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清理冰箱、灶台,修剪草坪等繁杂的家务也被列入清单。

对这份清单,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叶斌表示,家务的确能教会孩子实际生存的技能,并从中领悟到人生的道理,帮他们更好地从幼年到成年过渡。

比如让4-5岁的孩子准备餐桌。这个时候如何发挥指令很重要,如果一个模糊的指令,“把餐桌收拾好”,就会让孩子困惑。家长需要把一个任务分拆成一个个步骤,从帮家长拿筷子开始,慢慢让孩子开始帮忙摆盘子,这样他才会确切地理解家长的要求。

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劳动对孩子来说是真正的欢乐。通过劳动,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

从小就锻炼干家务的孩子,社会和环境适应能力强,往往比不会干家务活的孩子更懂得照顾自己和别人,这种人更受别人喜爱和欢迎。

所以,好好利用这个特殊的假期,让孩子学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吧!

结语

《触龙说赵太后》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最重要的任务,是把孩子教育成“可以自食其力的大人”。让孩子不管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能靠自己挣一口饭吃。

诗人于戈曾说:

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

我们多希望,我们的孩子一生都顺遂平安、快乐幸福,为此,我们也愿意为他们挡风遮雨一辈子。但大树之下无芳草,伤于多阴也。过度的爱与保护,最终给孩子带来的是伤害。要知道,会自理生活的孩子,才能自理自己的人生。别忘了所有的教育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生活。爱孩子,就让他做点家务,适时放手,他将会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还有必要吗

农村人,手上没有起过几个血泡,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农村人。

不善于农活的我,儿时也曾经起过血泡,多半是被锄头的把磨起来的,疼啊!生生的疼,钻心的疼,当然,最疼的血泡莫过于用斧头时留下的。

如此种种的疼,在脑际萦绕,日久天长,越来越鲜明,不会有半点的模糊。

下午第三节课,带领孩子们给茶地种茶苗,所种的茶苗都是大的茶树掉下来的茶籽天然育出来的。有一部分是一位同事从别处拿来的,有一部分是我们学校原来的大茶树下现去拔的,这些实生苗,野性十足,一点都不娇贵,和嫁接过的不同。

我们的孩子,热爱劳动,去劳动,积极性都很高。老师们讲解了如何栽种茶苗、株距与行距、栽种深度、培土以及浇定根水。

我分配任务:以小组为单位,男同学带锄头,女同学带桶,合作种植茶苗。

注意安全:走动的时候一看二慢三通过;使用锄头首先观察周围的人,锄头不宜过分的抬高,动作过大了以免伤及周围的人,用力过猛还有一个弊端,同样会伤到自己的脚。

开始劳动了,孩子们一字排开,根据要求来劳动,头上脸上的汗珠阵阵冒了出来,我说:“这才是低强度的劳动,如果以后出去工作了,做体力活的话,比这个重几倍或者几十倍都有可能。”

在劳动过程中,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还是读书好,还是读书好。想着以后要打工的,你得掂量掂量,我不是说打工不好,打工会非常辛苦。”

近久一场紧似一场的雨水,让土质变得越来越疏松了,大家挖起来不太难。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我的小组合作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当然,这些孩子们已经享受了他们的师哥师姐们用经验换来的成果。

以小组为单位的做法,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小组合作,我们读书时代就有了。现在的很多说法或者做法,做出一副想过去做一个了断模样,提出什么理论或者做法来,总要说得像是最近发生的一般。这样了断式的说法或者说法,是为了彰显现在的高明么?谁的成功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呢?承认又有什么不妥的呢?遮遮掩掩的做事情,谁都想说得原创一般,原创是好,但原创有那么容易得来么?未必吧!

我渐渐地发现有孩子揉搓手掌了,我知道,他们的手掌起血泡了。但我还是不动声色,我想让孩子们用心体验一下艰辛的滋味,稍后再说不迟。

我问:“起泡了么?”

好几个都点点头,我说:“再坚持坚持。”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手叉腰的指挥者,我更是一个实践者,我从来不是一个袖手旁观的人。我的锄头质量非常的好,锄头和锄头把都是我父亲精心挑选的,制作精良,极为牢靠。用了五六年都没有半点松动。锄头铮亮发光,非常漂亮。

孩子们看了说:“老师的锄头真帅。”

我拍拍锄头把,自豪的说:“我爹送给我的。”

看着起血泡的几个实在无法用力了,就将他们几个召集到我身边,我三下五去二就挖一个坑,让他们锄细土栽种茶苗。孩子们看我的速度这样快,都惊呼了不得。

我告诉他们:“劳动,人和工具都重要。人要有力量有技术,工具要巧要好。这样组合起来才非常省力。”

我告诉他们:“你们看这样一个戴着眼镜的老师,看起书来疯狂,学习起来疯狂,运动起来疯狂,劳动起来也疯狂,这才叫文武双全。”

每次劳动,我都冲在最前面,我的手上都要戴着手套。我告诉孩子们,虽然劳动,但我的手是写字的手,是打字的手,不能起血泡,我希望你们的手也成为写字的手,成为打字的手。

老师不可能什么都会,很多人以为当老师就靠吓唬,如果当老师的没有两把刷子,绝对无法带动孩子们的。

劳动结束,不少孩子都说非常累,我告诉大家不累才怪呢?大家都努力的去做,我们在劳动中要学会思考,思考劳动过程中学会了什么?从劳动中的辛苦中明白了什么?对比对比劳动和读书,实际上,做什么事情都会非常累,怎么说呢?我们的生活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累,遇到困难了,不气馁就是我们要学习的。

我要批阅孩子们的日记了,我相信孩子们的日记会对今天的劳动情况大书特书一番的。

爸爸为了13岁孩子独立多做家务,坚决不帮妈妈做家务,这样会起反作用吗

这样肯定会起到反作用,孩子会认为爸爸什么都不管,是家里的甩手掌柜子,孩子可不觉得你是给他留机会!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导师,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一举一动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了让孩子多做家务,多锻炼孩子初衷是好的,但也要注意把握好度和方式,因孩子这个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现在的孩子学习任务课后作业也繁重,做家务一、不能影响孩子学业:不能因为做家务作业不写完,不能因为做家务学习时间少了,影响考试成绩二、不能影响孩子的睡眠和身体:不能因为做家务孩子睡不好觉,第二天上课没精神第三、可以帮孩子做个计划:哪些家务是孩子负责的,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做,建议最好寒暑假多做些,平时可做这简单的!

还是一家人都参与并做好分工才会有更好的效果,也会增进一家人的感情!

男朋友家人一直教他不要做家务,说:做家务的男人没出息,怎么办

現代社会还有这种封建残余的思想有点可悲,,。社会发展的今天,男女平等共同劳动,互相体谅谁闲了谁做家务或帮助家务有什么不好,不但减少了一人的负重,而且还加深了父亲的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好了,关于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还有必要吗和不建议孩子学做家务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怎么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和理财教育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2/116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