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么评价南怀瑾这个人(怎么看待南怀瑾)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读书的境界

其实我们怎么评价南怀瑾这个人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南怀瑾讲不建议年轻人学佛,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我们怎么评价南怀瑾这个人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我们怎么评价南怀瑾这个人
  2. 现在有多少人读南怀瑾的书
  3. 南怀瑾修到什么层次
  4. 南怀瑾先生为何抽烟

我们怎么评价南怀瑾这个人

最早买南师的书是《论语别裁》,当时读鲍师解的《论语》,想对照看看,取百家之长。看后有种震撼的感觉,南师学问通透,人情世故通透,文章真乃大师风采,于是乎到书店把南师的书全买了下来(当时在上海),近两年一直在拜读,颇有收获。我认为大陆很少有这么深学问、对学问这么认真的学者。

现在有多少人读南怀瑾的书

我读南师的书已经十几年了,是生命的重塑,是生命的改变。无以言说对南师的钦佩和感恩。所以我走到哪里,只要有人问起,我都会毫不犹豫的推荐大家读南师的书。据我所知,那些成大功的企业家,很多人都是南师的忠实读者。思想需要相通,不在乎多少人读,而在乎改变了多少人。

南怀瑾修到什么层次

这种问题,渊回本不想回答。奈何个别人总是别有用心,自误误他,影响甚坏!

渊回经常说,要客观评价一个人是非常麻烦的。尤其是,涉及到有关儒释道传统文化修行的时候,如何判断一个人更是难上加难!

有个别人说,南怀瑾老师是骗子,骗名骗利。敢问这些个别人,南怀瑾老师是骗你了一毛钱利益了么?

金温铁路,投资巨大。建成之后,收益丰厚,但仍还路于民。我南师怀瑾,过手家财是白云。还差你那一毛钱利益么?南怀瑾老师,中秋离去,时任zong里,发来唁电,还用向你谋名么?

有个别人说,南怀瑾老师不守戒行!敢问这些个别人,您对南怀瑾老师了解多少呢?

我南师怀瑾,初于袁太师门下彻悟心性,并且长素七年,无人知晓。敢问一下,吃个素还要敲锣打鼓,四处宣扬我在吃素吗?学佛更重要的是随顺众生。

再者说,我南师怀瑾峨眉发愿之后。别去僧衣,换上白衣,入菩萨行,圆普贤愿。荷担如来家业,兼顾儒道两家,为了传统文化,磨碎了牙,操碎了心。到了老年,依然是重视戒行的,他老人家,虽抽烟,但从不喝酒。吸烟问题,渊回也已经谈过很多次了。这其实是南师留给我们的一桩公案。有疑问的师兄可以去查看,渊回之前发的文章。另外附上《维摩诘经》一段,供大家自行思考吧!

1.《维摩诘经?法供养品》: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

2.《维摩诘经·善权品第二》:……善权方便博入诸道令得所愿。人根名德生而具足。造成大道所作事胜。佛圣善行皆已得立。觉意如海而皆已入。诸佛咨嗟。弟子释梵世主所敬。欲度人故居维耶离矜行权道。资财无量救摄贫民。以善方便摄诸恶戒。以忍调行摄诸恚怒。白衣精进摄懈怠者。禅定正受摄迷惑意。得智慧律摄诸邪智。虽为白衣奉持沙门。至贤之行居家为行。不止无色有妻子妇。自随所乐常修梵行。虽有家属常如闲居。现视严身被服饮食。内常如禅。若在博弈戏乐辄以度人。受诸异道导以佛教……

渊回所知道,南怀瑾老师唯有的一次破戒。是西安来的朋友带的稠酒(渊回按:其实就是发酵的饮料,味道很甜。类似于米酒,虽比米酒稠,但基本没有酒味。酒精浓度应该很低的。)南怀瑾老师看实在拗不过,为了不让远到的朋友伤心,就尝了一点。这就算是破了酒戒吧!

虽然,上文绕的有点远。但是,细微之处见精神,艰难之时显品格。我南师怀瑾修行究竟如何,相信真真切切了解过的。心中一定会有个确切,令自己满意的答案!就怕入门法器,智慧未深,造人误导。迷失灯珠于黑夜,痛失知识于交臂。此不惜哉?

至于南怀瑾老师究竟修到什么层次?

渊回认为,还是要自己去寻找答案的。别人说了,毕竟还是别人的见解,与我们自己无关。渊回这里给大家两个参考的方向。

1.宗镜录十大开悟标准,看看当今世界有谁还能符合?

2.经中之王,华严经之普贤行愿品。这是末法鉴证大修行人的宝镜。无论出世,入世,邪师,还是正法。用普贤行愿品,一“照”便知。

是非以不变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吾师教诲。渊回有违师命,实在是惭愧不已啊!

点不点赞无所谓,收不收藏无所谓,转不转发也无所谓。关键是,要对大家些许帮助!李渊回,合十!

南怀瑾先生为何抽烟

国家大师南怀瑾先生抽烟近40年,但告诉我们:没有这个本事,烟还是不要抽了!对于中国儒释道三家文化都非常精通的南怀瑾先生,抽烟原因和抽烟方式当然是异于常人。

南怀瑾先生抽烟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个原因是,据南怀瑾先生的弟子刘雨虹女士说:南师早年在峨眉山闭关,那里人迹罕至,山气清新,呼吸十分畅快。下山后复闻“人”味,顿觉浊臭刺鼻,不堪忍受,万般无奈之下,才想到用烟气驱赶“人”味,于是积久成习。女孩子身上有化妆的味道,男孩子有汗臭味、酒肉味,老人家鼻孔比较通,闻到以后不舒服。前来拜访的客人,跟他照相把身子贴到他身上,但他们的气味又让老师很难受。老师一辈子都喜欢给别人面子,给别人欢喜,给别人快乐,给别人力量。他不可能因为你身上某种他不接受的味道,当面指出让你尴尬难受。他采取的方法就是用抽烟挡住这个味道。

另一个原因,是据南怀瑾先生本人说:平时白天有很多事要忙,夜里十二点以后还会看书、读经、回信、处理些公文,经常搞到早晨5、6点才睡,有时还要连续三、四天上课,为了缓解疲劳,所以一天昼夜喝茶,也会经常抽烟。

南怀瑾先生抽烟是只抽不吸,随时会用安那搬那把它呼出去,烟气在嘴里转个圈,就吐出来了。安那般那是梵语,是一种与呼吸相关的修行法门,非常特殊。安那是出息,般那是入息,安那般那就是一呼一吸。南怀瑾先生手上没有烟的痕迹,自己闻闻也不会有烟的味道。普通二十支一包的烟,每天要抽2-3包。人多的时候,他会多抽几支。

南怀瑾先生说:我看有些人抽烟,好像花了一块钱买的烟,要抽回三块钱的本钱,把一口烟从喉咙咽下去,恨不得到肛门口那个样子,我看这样很可怕啊!如果你是抽烟的人,还是等有了南怀瑾先生的本事再抽吧。也请你以此内容,告诫身边抽烟的人!

关于我们怎么评价南怀瑾这个人,南怀瑾讲不建议年轻人学佛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哔哩哔哩专栏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2/96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