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国考常识必背考点

决胜国考 都在这儿了 听完这13首2021年常识歌,稳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2023国考常识必背考点,以及冷知识国考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2023国考常识必背考点
  2. 什么是国考常识
  3. 国考常识考哪些方面
  4. 国考常识判断有什么技巧吗

2023国考常识必背考点

1.数量关系

那我们知道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2.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3.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4.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什么是国考常识

国考常识是在国考考试中行测的常识部分。常识范围比较宽广,考生相当于一个行走的百科全书。不过也有侧重点,近些年国考常识考试时政占比越来越大,除此之外大大的新思想,科技发明,人文常识,物理化学生物,生活常识比重比较大。而公基里常考的法律公文在国考中是比较少见的。

国考常识考哪些方面

1.国考常识考察的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法律法规、政治理论、经济政策、社会发展等。2.国考常识考核这些方面的原因是因为国家公务员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能够胜任各种职责和任务。3.此外,国考常识考试还会延伸到国家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便考察考生对国家整体情况的了解和认知能力。这样可以确保国家公务员在工作中具备全面的背景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能够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国考常识判断有什么技巧吗

常识判断并不难,想说爱它却不容易。每年考试结束,很多同学都会发现常识部分的得分率不容乐观。下面甘肃华图教育为你整理分享:国考常识判断高分技能

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明明做了很多题,背了很多所谓的知识点,为什么结果却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呢?一句话总结:方法不对。

那么,常识判断部分的备考究竟应该如何做,要避免哪些误区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无须“硬啃”法律常识

对公务员考试有所了解的同学都知道,历年来的行测考试常识判断都有一个必考的内容,那就是与法律法规有关的知识,虽然每一年题目的数量不等,或多或少。近几年,法律法规的考察量有减少的趋势,但依旧是必考内容之一。

因为是必考内容,所以很多同学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背诵法律法规知识。事实上,并不需要这么做。只要对重要的部门法有所了解就可以。宪法、行政法和近一两年新颁布或修改的法律法规,这些要作为重点的记忆内容。比如在2017年国考的省部级试卷中,就考察了2015年1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的知识。

17-国考-常识第2题

依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伪造货币罪不再处以死刑

B.对代替他人参加高考的行为应作出行政处罚

C.组织群众在医院闹事、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D.编造虚假险情在微信中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B。

【解析】第一步,题干考查刑法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此题具有秒杀性。选项中带“死刑”“犯罪”明显属于刑法内容,行政处罚不属于刑法的内容,属于行政法;且代替他人参加高考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应受刑事处罚而不是行政处罚。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刑法修正案(九)》取消了9个罪名的死刑,分别为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战时造谣惑众罪。取消死刑后,伪造货币罪最高仅处以无期徒刑。

B项: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考试的是犯罪行为,应受刑事处罚,而非行政处罚。

C项:《刑法修正案(九)》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组织群众在医院闹事、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D项:《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编造虚假险情在微信中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热点时事不能放过

近一两年、两三年之内,中国和国际发生的重大时事。这些时事上至党中央国家政府,下至干部百姓,都普遍给予很高的关注,作为常识考查的重要内容理所当然。在2017年国考中,就考察了“阿尔法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北斗二号”等事件的相关内容。

对于时政部分,考生其实没有必要刻意专门复习,完全可以利用每天的空余时间多接触新闻、报纸、网络等,了解国内的方针政策和国外的大事小情,做到心中有数。

?

细节点滴重视积累

严格来说,“复习”二字并不适用于常识判断模块,因为除了法律常识勉强可以说有迹可循之外,常识题根本就是五花八门天马行空,复习根本无从下手。因此,真正适用于常识判断备考的,应该是“积累”二字。

这种积累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所接受到的知识都有可能派上用场,比如读过的某一本书、看过的某一条新闻、经历过的某一件事等等等等。同时,积累又绝对是一件欲速则不达的事情,考生切忌心浮气躁盲目求快,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常识也不是一夜间能够灌进脑袋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考生需要摆正心态,以平常心面对。

曾经有人说:常识判断只要做上一本“5000题”就可以轻松拿下。这实在是荒谬至极的事情。首先,绝大多数考生不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上几千道题;其次,常识判断的整体分量不值得下这么大的力气,如果常识都要做上几千道题的话,那言语、数量、判断、资料岂不每一部分都要做上万道题?再次,常识判断可以包罗万象,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不可考,即便考生能将《大英百科全书》和《十万个为什么》倒背如流,也未必能保证百分百的正确率,又何况区区的5000题呢。

?

从真题中寻找方向

常识判断要不要做题,当然要,但绝不是什么“5000题”,而是历年国考的真题。虽然常识判断命题的规律性不比其它模块,但在历年真题中仍然有蛛丝马迹可寻。

真题中考过的知识点,尤其是重复考过的知识点,说明重要程度较高,可能重复出现。试题的考查范围、考查形式,也都能从真题中找出一些端倪。

尤其要强调的是,对于错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查缺补漏的功夫要下到。常识题原题重复的可能性较小,但同一种类型题考的方式会比较接近,比如作品与作者的对应关系、特殊年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等。根据以往出题的规律,在积累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所取舍,做到有的放矢。

关于本次2023国考常识必背考点和冷知识国考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2020国考常识四大重点 全在这儿了
标签: 考点 常识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47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