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清朝官员照片)

辛亥革命中的 排满 浪潮 西安全城数万人被屠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清朝官员,十大冷知识之清朝官员下载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清朝官位的排列顺序
  2. 清朝官员上任流程
  3. 清朝的:藩、臬、道、都是几品官都是管什么的有什么权力
  4. 清朝正六品是什么官

清朝官位的排列顺序

清朝中央国家机关的设置:最高统治者是皇帝。直接为皇帝办文宣谕的机构有4个:中书科、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奏事处、通政使司。辅佐皇帝的中枢机构有8个:议政处、内阁、军机处、责任内阁、弼德院、督办政务处、宪政编查馆。直辖和特设的机构有:户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内务府,另设顺天府和奉天府。清朝的官员品级共分9级。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领待卫内大臣。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将军、都统、提督。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待郎、副都统、总兵。从二品——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副将。正三品——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参将。从三品——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正四品——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各省道员、都司。从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正五品——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从五品——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正六品——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从六品——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贴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从七品——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正八品——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贴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从八品——翰林院典簿及府、州、县训导。正九品——各部院九品笔贴式、县主簿。从九品——翰林院待诏、刑部司狱、州吏目、巡检。清朝的地方官员等级排列顺序按省、府(州)、县三级设立。省一级有官员总督(有的可以管数个省)、巡抚(只管一省)、布政使、按察使、盐运使、学道。省一级有专门的部门官员:水利道、粮储道、盐法道、兵备道、河务道、屯田道、驿传道。府一级有官员知府、同知、通判。州设知州、州词、州判。

清朝官员上任流程

有驿站,够级别的官员可以享受驿站服务,配有马车一类的交通工具,带不带家眷也要看官员级别,一般低级别官员是不可以的(知县一类),当官员到任后,会由手下的师爷和原任官员进行交接,顺利交接后原任官员正式离任。在古代普通小民出行都有路引为证,官员自有确认身份的文件。

清朝的:藩、臬、道、都是几品官都是管什么的有什么权力

藩台

清朝的布政使司的布政使,一般称“藩台”,又称“方伯”。清代的布政使品级与巡抚同,是从二品官。掌一省之行政和财赋之出纳。国家政令由他向府州县宣布,故又称“承宣布政使司”。每十年将全省户籍、税役、民数、田数,汇报于户部。各项重要政务,报于督抚议行。

臬台

按察使简称臬台、臬司,掌管一省的司法、监察以及驿传事务,正三品。清各省提刑按察使司的简称。

道台

根据清代的官阶制度:道员(道台)是省与府之间的地方长官。清初的道员官阶不定,乾隆十八年(1753年),道员一律定为正四品(“正四品”里面有“各省守巡道员”就是您提问的“道台”,道有“守道”与“巡道”之分);还有一些专职道,是主管一省某一方面事务的,如粮储道、盐法道、兵备道、河工道等。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分化大臣权利,以防权臣篡位,建立了一套有别于以前各朝的官制。清朝官制有九品十九个级别,分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类。

清朝官制:清朝中央官职分中枢部、佐理部和帝室部三类。例如内阁、军机处、六部等。清朝地方官职分文官、武官等几类,例如总督、巡抚等。

清朝沿袭明朝传统,清初官制,大体承明之旧,只是对明朝官制中突出的弊端稍加厘革。直到雍正、乾隆时候,才逐步调整,从而稳定下来。

清朝正六品是什么官

清朝正六品的官有:

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清朝最高等级的爵位是亲王,根据清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所示,亲王岁俸银一万两。

排在亲王之后的郡王岁俸银五千两,贝勒岁俸银2500两,贝子岁俸银1300两。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一品180两,二品155两,三品130两。

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正九品33.1两,从九品31.5两。此外,京官还有和爵位品级相对应的俸米补贴。

那清朝前期,官员贪腐现象严重。为了培养鼓励官员廉洁习性,雍正皇帝在登基后不久就推出了养廉银制度。

养廉银的数额视各地的经济情况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异。通常为年俸的10倍到100倍。据《清全典事例》记载。

各级官员的养廉银为:总督13000-20000两,巡抚10000-15000两,布政使5000-9000两,按察使3000-8444两。

道员1500-6000两,知府800-4000两,知州500-2000两,知县400-2259两,同知400-1600两。

京官没有养廉银,但却掌握了地方官员的任免大权,地方官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得以冰敬、炭敬等名义向京官孝敬银子。

不过,能享受到冰敬、炭敬的都是手中掌握实权的中高层京官,下层京官因为没有这些灰色收入,所以生活是相当清苦的,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外放实缺,就可以大发横财。

参考资料来源:

OK,关于清朝官员和十大冷知识之清朝官员下载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代官员何时自称奴才 清代官员自称奴才的原因
标签: 清朝 官员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5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