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十大冷知识,菏泽常识(菏泽什么有名)

这十个菏泽冷知识,就算你在菏泽10年了也未必知道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菏泽十大冷知识这个问题,菏泽常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山东菏泽为什么夏天这么热
  2. 山东省菏泽市的风俗习惯
  3. 菏泽气候特征
  4. 菏泽为啥跟山东其他市不一样

受暖平流影响,暖热空气从西边进入山东西部地区,加上日照强烈,导致大范围高温出现。而山东半岛地区则受冷涡带来的偏北气流影响,空气偏凉。山东半岛三面环海,海风吹拂下,气温一般会比西部地区低;加上中部的泰山挡住了西来的暖热空气,所以更显凉爽。

菏泽的春节特色风俗有撒芝麻杆、请家堂、磕头拜年等。

撒芝麻杆

在菏泽一些农村有大年三十在院子里撒芝麻杆的习俗。为了撒芝麻杆,家家户户每年家里都会种一些芝麻,亲戚邻居还可以分一些用来撒在院子里。据说每年大年夜的时候扫把星都会出来,而跑到谁家去就会带去晦气,而撒了芝麻杆后就可以扎扫把星的脚,这样扫把星就不会来了;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撒上芝麻杆后,踩一踩,有“踏岁”的意思,总之就是图个吉利,这样子日子会越过越好。芝麻杆还会在正月十六的时候烧掉烤火,传说这样可以消除一年的病灾。

请家堂

在菏泽,三十傍晚时分,是请家堂的时候了。请家堂,主要就是到坟头旁,烧香烧纸,放点鞭炮,磕头,把死去的亲人,请回家一起过个新年。请家堂的时候一般都拿着香,在老辈墓前说一些“老爷爷、老奶奶,过年了,现在一起回家过年吧等之类的话。”谁家请家堂,就会专门在堂屋的正中央摆张桌子,上面是摆着供品(鸡鸭鱼肉等),旁边放两张椅子给祖先们坐。一般初二晚上,送家堂的时候,把牌位烧掉,再烧香烧纸,姥爷奶奶们就又回到墓地了。

磕头拜年

在菏泽,大年初一早晨四点多钟吃完饺子后,就是晚辈给长辈,年轻人给年长者拜年磕头时候了。磕头也有规律,大都遵循从近到远的规律,把家门口附近的磕完后,再去村的另一头去磕头。磕头都是统一标准的,男人们一般都在长着家中的主前磕四个,给老人都是磕一个。把整个村子磕完一遍,身上也暖和多了。由于当时还没有天亮,所以在大街上能遇见很多人,但大都是看不到对方,只是听着声音耳熟,就互拜新年。在街上只听到“大叔,在这就磕(头)了啊,大爷,新年好等问候语。”

菏泽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偏南地区,属于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区。其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四季气温变化较大。

光热资源丰富:菏泽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00小时左右,光热资源丰富。

降水集中:菏泽市年降水量约为700毫米左右,其中大部分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

暴雨多发:菏泽市暴雨多发,暴雨一般出现在5-9月份,7-8月份最多,年平均暴雨日数在1.9-2.7天之间。

干旱和内涝交替:菏泽市既有干旱的天气,也有内涝的情况。干旱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内涝则主要发生在夏季。

霜冻频繁:菏泽市秋季初霜冻平均出现在11月1日,最早10月17日,最晚11月21日。春季终霜冻期平均在4月6日,最早3月17日,最晚4月25日。

总的来说,菏泽市气候变化较为明显,需要注意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

菏泽地区的外来人口多,所以山东话不是很正宗,其中菏泽的东明县满嘴河南口音,而出现这种情况是与当地的历史背景有关,早年间当地黄河泛滥,很大一批人移民到了山西,之后又辗转去了河南和山东等地。

时间一长以后便分属不同的地带,形成了现在的局面,所以东明县不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俗都与河南极为相似。来到这里完全感觉不到山东气息,人们会误以为去到了河南,因此才有菏泽人不像山东人的说法

关于菏泽十大冷知识,菏泽常识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十个菏泽冷知识,就算你在菏泽10年了也未必知道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3/163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