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明清锦州决战后,洪承畴为什么会降清

原创此人是明朝重臣,皇太极派妃子陪他过夜,乾隆却将他列入不忠之臣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在明末明清锦州决战后,洪承畴为什么会降清和情桑为什么离开满汉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在明末明清锦州决战后,洪承畴为什么会降清以及情桑为什么离开满汉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吴三桂为什么反清
  2. 在明末明清锦州决战后,洪承畴为什么会降清
  3. 为什么明皇帝下江南被史书认为是昏君,而满清皇帝多次下江南却被史书称为千古之君
  4. 孝庄太后为什么不称帝

吴三桂为什么反清

吴三桂不想反。

想反的话,清军入关之初,趁天下大乱,他完全可以浑水摸鱼,打下一块地盘,自己关起门来做土皇帝。何必等清朝坐稳江山,天下已定多年后再突然造反?

想反的话,他完全可以留着永历帝不杀,等到起兵后请其出山,正大光明的打出反清复明旗帜,与清朝一较高下。他何必要杀了永历,自己断了自己的退路?

想反的话,朝廷的撤藩令一下达,他完全可以马上起兵造反,何必要联络耿精忠先上奏试探康熙态度,前后拖了八个月之久,让康熙已经有所准备了再造反?

想反的话,拿下湖南后,吴三桂后何必要在湖南盘桓不进?派人去跟康熙谈判?以致完全坐视先机,被康熙后发制人?

吴三桂又不是傻蛋,他哪能干出这么多反智的行为?

所以,就撤藩这个问题上。吴三桂打心眼里是不想造反的。他配合清军绞杀起义军,绞杀南明,杀皇帝,坏事做尽,恶人做尽。

无非就是想让朝廷承认他在云南的地位,就像明朝沐王府那样的地位,世镇云南。

他没想过造反,更没想过推翻清朝。朝廷给他的特权不用太大,地位也不用太高,只要保证一点——吴氏在云南世袭罔替。

吴三桂就满足了。

然而,对于这点要求,康熙不肯给,这让吴三桂骨子里很难接受。如此卸磨杀驴,他岂能忍下这口恶气?

另一方面,对吴三桂手下的亲信而言,假如吴三桂忍下这口恶气,一点脸也不要了,心甘情愿遵从朝廷旨意,同意撤藩。这帮人也不会答应。因为撤藩令的意思很明确。

吴三桂以及追随他的五十三个佐领(佐领军事单位,全部加起来大概两三万人),要全部调往辽东。

朝廷说是“调”,其实就是流放。吴氏一干人马若真的去到辽东,岂能有好果子吃?

这说白了就等于是无补偿裁员,朝廷安置也只安置吴家人。这不是笑话,即便吴三桂能答应撤藩,他下面几万部众也不答应。

因此,当朝廷命陕西总督鄂善、宁夏总兵官桑额赴云南接管军务之始。吴三桂的手下就没得选择了,只能是造反。

造反,起码还可以博一把。

不造反,那就真的是砧板上的肉,任凭康熙宰割了。

而手下们造反,必然要打吴三桂旗号,这个时候的吴三桂也没得选。他如果不跟着手下们造反,他立马就得死。即便不死,也会被手下软禁起来。就像同意撤藩,然后马上被儿子、部将软禁起来的平南王尚可喜一样。

一代枭雄被手下控制,这对吴三桂而言,还不如去死呢。

其实三藩之乱之所以能爆发,关键就在于康熙对三藩部将的处理太潦草。如果朝廷肯给三藩麾下几万人以满八旗的待遇,这些人拿了好处不闹腾。哪怕吴三桂、耿精忠之流想造反,下面的人也不会跟着他了。

后面也不会有什么三藩之乱了。

在明末明清锦州决战后,洪承畴为什么会降清

明朝时,有人官居蓟辽总督并挂兵部尚书衔,是明帝最为倚重的肱股之臣;清朝时,还有人被授予太子太保,继续挂兵部尚书衔,是清帝最为信任的汉臣之一。前后虽然矛盾和尴尬,但却是同一个人,他就是明末清初最被人诟病和质疑的历史人物洪承畴。

接下来,我们一同探究洪承畴为何要在明朝末期投降满清?

洪承畴(1593年10月——1665年4月),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人。他从小勤奋苦读,在万历年间中得进士后入仕,却在军事领域见长,本可成为与袁崇焕齐名的“大明儒将”,但却成为满清入关的“引路人”。明末抗清志士黄道周曾经这样评价:

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其中提到的“史”和“洪”,分别是指史可法和洪承畴,将二人进行了直观的对比。史可法誓死忠于大明王朝,多次拒绝清廷的劝降,终于以死殉国;而洪承畴只是曾经忠于过大明王朝,在被清军俘虏后归降还率军入关剿灭明朝残余。

1616年,也就是万历四十四年,意气风发的洪承畴赴京参加会试,结果连捷登科,取得殿试二甲的成绩,以进士身份入仕为官。不过,当时正值东林党人耀武扬威的时期,洪承畴的“厚黑学”尚不精进,自然没有得到重用。

等到木匠皇帝朱由校登基后,明朝的势头彻底扭转,东林党被拍死,阉党却崛起了。当时,洪承畴依然没有得到多少重用,继续老老实实的在后面排队,等待自己出头的机会。

崇祯朱由检即位后,一点儿都不像前任皇帝们那样什么事都不管。他显得非常进取,基本上什么事都要管,什么人都要用,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阉党,他通通不信但却通通都用,搅得明朝政局更加波诡云谲。

就在崇祯的“励精图治”下,破败不堪的明朝更加摇摇欲坠,连起码的局面都难以维系。全国爆发了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比如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势力越来越大,已经搞得中原数省都鸡犬不宁。

而那个刚愎自用和胸怀抱负的崇祯帝,却在此时显得茫然和懵圈,丝毫没有应对之策。在陕西三边总督杨鹤的建议下,明廷采取了“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的方略,一边派兵围剿,一边进行招抚。

受此影响,许多的农民和流寇都纷纷诈降,反正打不过就先投降,等休整好了再接着造反。几年下来,农民起义的人数是越剿越多,规模是越剿越大,明军大半的主力都在各地平乱,导致了国库彻底空虚。

面对“韩城之围”,杨鹤已经无人可派,只好将陕西督粮参政洪承畴派出解围,权当是死马当活马医了。可是,洪承畴竟然不辱使命,拼死解了韩城之围,成为了他的成名之战。

借着这股势头,洪承畴斗胆上疏崇祯帝,请求朝廷改变宽松的策略,改之以狠辣决绝的举措剿杀所有的匪患。他主张,一旦流民参与叛乱,无论是否投降都要问罪斩杀,赢得了崇祯帝的赞赏。

杨鹤被罢职后,洪承畴接任三边总督一职继续平定匪患,开始推行“先剿后抚”甚至事“只剿不抚”的方针,以辣手铁血之势血腥镇压农民起义。就在明廷集中全力之时,满清的皇太极也不断从关外威逼明朝。

1636年,皇太极登基称帝,积极为入关统治中原做准备。眼见匪患的局势稍微缓和,崇祯只得将自己的王牌洪承畴打出,调任了蓟辽总督全权负责对清的战势。

洪承畴显得信心满满,雄赳赳的前去辽东赴任。不久,皇太极就下令围困锦州城,派遣了济尔哈朗、多铎等人前出驻军和屯田,逼迫明军再一次进行战略收缩。

作为军事统帅,洪承畴亲自坐镇进行调度指挥,派遣吴三桂和刘肇基等人驻扎于松山、杏山一带,与祖大寿的锦州城守军形成了掎角之势。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皇太极命令多尔衮率军攻击锦州,引诱洪承畴亲自率军来援。

熟读兵书的洪承畴自然看出了皇太极的居心,但实在抵挡不住崇祯的连番旨意,只得率领明军主力赶到松山集结,准备救援锦州。不出意外,他的主力很快就被清军所包围,据《清史稿》记载:

转饷路绝,阖城食尽。

长期围困下,明军早已弹尽粮绝,饿得满眼昏花的洪承畴连同数万明军都成为了清军的俘虏。松山之战后,锦州自然难以坚守,祖大寿被迫出城投降。

对于洪承畴的“威名”,皇太极早有耳闻,因此极力劝降他。而作为一名饱读诗书的儒将,洪承畴起初表现得非常顽强,数次都拒绝投降甚至绝食求死。

当这个消息传回到北京时,崇祯帝激动万分,下旨开设十二坛隆重祭奠洪承畴的忠义。依照封建的礼制,开设九坛就是祭拜臣子的最高礼仪。而洪承畴享受十二坛的祭祀标准,并在天坛内修建了一座祠堂专门供奉,这是前无古人的莫大殊荣。

结果,就当崇祯帝亲率文武群臣一坛一坛祭拜之时,前线又传回了最新的军情:洪承畴降清了!

原来,面对洪承畴表现出的“视死如归”,皇太极依然没有死心,他特命自己的心腹汉臣范文程再次劝降。当范文程见到洪承畴后,压根不提招降之事,却与他坐而论道,谈古论今,漫无目的进行闲谈。

二人谈话间,房屋梁上的一些尘土落于洪承畴的肩膀,他竟然“屡拂拭之”。据此,范文程断言洪承畴必能被招降,据《清史稿》记载:

回奏太宗曰:承畴不死矣,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

果然,在范文程的建议下,皇太极亲临招降洪承畴,终于劝服他投降满清。至于说,野史中提到的孝庄以美色引诱洪承畴投降一事纯属子虚乌有。作为皇太极的宠妃,而且还诞有皇子,孝庄绝对没有与洪承畴单独会面的可能。

降清之后,皇太极还需要进一步考察洪承畴的忠诚度,因此没有立即对他委以重任,而是留在身边充当了私人幕僚。在皇太极过世后,福临登基称帝并由摄政王多尔衮进行辅佐,洪承畴的政治地位有所提升。

清军入关后,洪承畴逐步得到重用,而他也继续着自己的铁血本性,对于坚决抗清的汉人予以了坚决镇压。不仅如此,他还推荐了一大批汉臣加入到剿灭明朝残余的进程中,比如王辅臣等人。

在残酷镇压和血腥杀戮的同时,洪承畴也为了尽快恢复社会生产而积极谏言。主张大幅减轻百姓的负担,以尽快实现社会的稳定,终于获得了清廷的首肯。

不仅如此,洪承畴在思想和文化领域的贡献也非常突出,他多次建议满族统治者“习汉文,晓汉语,淡化满汉差异”。这些主张,无疑为大清日后的根基性国策“满汉合治”打下了前期的基础。

据《世祖实录》记载,清廷在入关之前曾向洪承畴许诺:

功成之日,优加爵赏。

可是,洪承畴在为满清屡屡立功之下,却没有得到真正的信任和应有的封赏。而与此同时,清廷对于其他汉人却格外优渥,比如孔有德、吴三桂、尚可喜和耿仲明都被“封王守藩”,而沈志祥、李国翰和陈福等人也都被封为公侯。

而洪承畴,直到晚年时才被象征性的加封为三等轻骑都尉。在封建社会中,王位之下只有“公、侯、伯、子、男”才算是正儿八经的爵位,而“轻骑都尉”只是一个正四品的官职,况且还是三等的,可见洪承畴有多么憋屈。

1665年,洪承畴带着无限的遗憾和悔恨过世,享年七十二岁。康熙帝闻讯后,只是恩赐他祭奠如制,赐谥号为“文襄”,再无其它褒奖。

谁都认为,洪承畴尽管憋屈,但总算是盖棺定论了。可是!到了乾隆时期,清廷竟然在编写《贰臣表传》中加入了洪承畴的名字,将他定义为“二臣贼子”。其中,这样评价道:

虽皆臣事兴朝,究有亏于大节。

洪承畴始终不被清廷所倚重和认可,根源就在于他曾经变节和投降,没有从一而终。

真不知道,洪承畴泉下有知该作何感想。如果当年宁死不降清,必能享受明帝崇祯的十二坛祭奠,必能成全自己的忠臣之名,就像史可法一样被后世敬仰,也断不会进入《贰臣传》中受辱。@文史不假

为什么明皇帝下江南被史书认为是昏君,而满清皇帝多次下江南却被史书称为千古之君

感谢邀请!你问题当中说的明朝皇帝有些广,明朝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下江南的爱好,明朝下江南的皇帝还真不多,也就是明武宗朱厚照一直有下江南的情节。其实朱厚照也并没有那么垃圾,只不过他的思想比较开放自由,让那时候的人无法接受而已。有一年朱厚照想要下江南去游玩,影视剧中帝王出宫游玩,带上几个人轻车简从的就开路了,到了某地游山玩水找美女,其实现实的情况皇帝出巡是个非常繁琐且耗费巨大的事,动辄几万人的随从,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微服私访,这些浩荡的出巡大军吃喝拉撒睡都是需要花钱,可想而知皇帝出门玩的耗费有多大。

明朝的朝政制度还是很不错的,当朱厚照有这个奇葩的思想之后,就有些为国为民着想的直谏大臣提出反对意见。朱厚照看到这样的情况当然是不高兴了,所以这些敢说真话的个别大臣,就被朱厚照小施惩戒了一番,这样的情况下朱厚照就只好放弃了下江南的想法。之后宁王造反,朱厚照孩子般的心性又体现了出来,他简单给自己封个头衔亲自去平叛宁王了。其实朱厚照的本意就是借这个机会,实现自己下江南游玩的梦想,这样大臣们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其实这支造反的势力较小,在和平年代过惯了的朱厚照,对于这样小规模的战事倒也好奇心和玩心巨大,所以朱厚照更多的是把这次反叛,当成了他下江南游玩的好机会。还有朱厚照在明朝历史上的口碑不太好,所以给他扣了一个昏君的帽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清朝时期众多的皇帝当中,偶有皇帝下江南的事情发生,尤其是在清中期,比如康熙和乾隆。他们每一次下江南都是强大的阵容,这样非常耗费国力民力。难道清朝的官员们不知道皇帝出巡耗费巨大吗?只是在清皇帝的威严下没人敢说真话而已,如果从这一方面和明朝比的话,不靠谱的朱厚照好像比这俩盛世明君觉悟还高点。用脚趾头想想皇帝这样明目张胆大规模的出巡,底下为了迎合皇威诚惶诚恐的耗费巨资安排众多假象,在皇帝眼前呈现的都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真正的民情这些下江南的皇帝怎么能看得见?只不过是为百姓们徒增了些麻烦而已。

还有就是明朝是清朝所拿下了的朝代,清朝这个胜利者怎么书写明朝的历史,还不是清朝的当权者说了算,所以明史之中多少都会掺杂些水分。再有就是在清朝的统治下,有些话、有些事、有些思想不能说也不敢说,文字狱这个词大家都知道吧!清朝的文字狱自开国之初就没有间断过,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谁还敢乱说话?一些文人墨客为了保家人的平安,自然也不会冒着风险去批判“圣君”,所以一些跪拜朝圣之言态也就一边倒了。

孝庄太后为什么不称帝

历经三朝和扶持幼主并非可以自己称帝的必然条件,这个问题在逻辑上不成立。

(一)

顺治皇帝六岁登基,此时的皇位岌岌可危,朝政大权基本上控制在睿亲王多尔衮的手中,孝庄皇太后自保尚且不足,更谈不上自立为帝了。

从史料记载来看,多尔衮由叔父摄政王到皇叔父摄政王,再到皇父摄政王,不仅大权独揽,而且礼制规格已经是准皇帝了,连皇帝印玺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顺治皇帝事实上只具有象征性的皇帝身份,多尔衮离正式的皇帝只差一个称呼。

可叹天不假年,顺治七年,多尔衮因骑马坠伤不治而亡,时年仅39岁,如果上天再多给多尔衮几年的时间,也许大清帝国的历史就会改写。

因此,这时候的孝庄皇太后仅仅依赖皇位生存,皇位在,孝庄皇太后还是孝庄皇太后,如果皇位不在,那她就什么都不是了,所以,根本没有力量自己称帝,能够保住皇位就已经是上天眷顾之下的万幸了,多少还是靠了运气的成分。

(二)

多尔衮死后,十三岁的顺治提前亲政,但皇权依然危机重重,宗室内部的政治斗争十分激烈。

此时内有八旗旗主王爷拥兵自重,外有异姓藩王形成割据之势,很多地方还处在战火之中,国内政治形势非常严峻,基本上没什么机会可以掀起夺位的政治风浪,能够顺利保住皇位已属不易,这时候的孝庄皇太后依然没有力量自立。

等皇权稍微稳定后,母子二人的关系又陷入僵局,因给顺治选皇后的问题上,年轻的顺治不懂得身为皇帝的一言一行都是政治的道理,极力反对政治婚姻,造成母子之间形同水火。

孝庄皇太后连儿子的婚姻都摆不平,就更谈不上自立为帝一说了。

而孝庄皇太后执意要政治联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顺治的皇位并不牢固。

(三)

顺治在二十四岁驾崩,临终之际顾虑幼主继位难以驾驭朝局,曾一度想传位于宗族中年龄较大的亲王,母仪天下的孝庄皇太后反复劝说,都无法改变顺治的立场,之后在传教士汤若望的劝说下,顺治才下遗诏让已经出过天花的第三子玄烨继位,并指定索尼、苏克萨哈、阿比隆、鳌拜为辅政大臣。

从这一过程中不难看出,孝庄皇太后对朝廷政局的影响力依然十分有限,如果她有足够的力量,还轮不到已经病入膏肓的顺治皇帝动心思,将千幸万苦保下来的帝位传给宗族中的其他成员。

而八岁的康熙即位后,朝局又一次陷入危机,稳定政局、保住皇位再次成为孝庄皇太后的必然选择。

此时辅政大臣把持朝政,孝庄皇太后虽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对皇权的威胁依然存在,她所有的精力不得不用来巩固皇权。

索尼死后,鳌拜通过政治斗争,由辅政大臣的末位上升至首位,而孝庄皇太后根本无力遏制朝臣们的政治斗争,任凭鳌拜势力坐大。

康熙十四岁开始亲政后,对朝局的控制力也极度脆弱,一度眼睁睁看着另一辅政大臣苏克萨哈被鳌拜所杀,皇帝如此,说明孝庄皇太后的力量也很有限,根本没有力量控制朝局。

而鳌拜的肆意妄为,也说明他根本不顾忌康熙及其身后的孝庄皇太后,由此可见孝庄皇太后的实际政治力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能够保住皇位已经很不容易了。

等到康熙十六岁打败鳌拜后,翅膀已经硬了,此时的孝庄皇太后已经是六十五岁的垂暮老人了,早已过了冲锋陷阵的年龄,只能继续扮演身居幕后的角色。

(四)

其实历史上的后宫称帝或者垂帘听政,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情势所迫,后宫嫔妃们已经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迫不得已才走上政治前台,武则天是这样,吕后、慈禧也都如此。

但孝庄皇太后一生的政治作为就是为了保住儿孙的皇位,而且始终身居幕后,从来都没有冲上政治前台与各方政治势力恶斗,一方面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没有这样的政治机会。

她与皇帝之间完全是命运共同体,皇帝在,她就在,根本不存在将自己变成皇帝的政治逻辑。

加上中国传统的父系文化已经形成非常完整的伦理体系,母系在政权传承方面大都陷入血缘和伦理的困境,很难自立嗣统,争夺儿子的位置,将来还得传承给儿子,已经有了武则天的前车之鉴,后来的女性政治家们大都会有清醒的认识。

就此而言,孝庄皇太后没有自己称帝,与历经三朝、扶持幼主无关,也与个人的政治野心或者教育背景无关,而是与她个人没有力量发展成非称帝不可的政治局势有关。

其实高明的政治家总是将自己隐藏得很好,与其站在台前成为千夫所指,不如躲在幕后呼风唤雨,孝庄皇太后虽然没有深度介入皇族之间的权力斗争,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女性中一代优秀的政治家。

关于在明末明清锦州决战后,洪承畴为什么会降清和情桑为什么离开满汉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品明皇之朱由检,最让人可悲可叹 深为同情的亡国之君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4/131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