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日军二战时候能有700多万人的兵力,算很厉害了,但还是战败了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符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以及江南诚为什么退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后是什么样的体验
  2. 唐宋时期,门阀士族为何退出了历史舞台
  3. 符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4. 同盟会陈天华为什么要自杀

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后是什么样的体验

我刚释放出狱时,我侄子去接的我。换好衣服出了监狱大门,太阳光照得我眼睛疼。就那样我还是四周张望,外面的世界太美了啦!我终于自由啦!

到家以后天都快黑了,我们一起去饭店吃饭。侄子有喊来了,和我关系不错的几个人。他们一直都在等着我一起吃饭,上了很多肉菜。大伙都让我快点吃吧!当我拿起筷子时,突然发现自己十年没有用过筷子了。有点不习惯,夹菜没有那么顺手。大家都说着回来就好,这么多年可受罪啦!安慰我的话,当时我就想逃离饭桌。想自己拿个碗,夹点菜蹲到门外吃,不习惯坐着,喜欢蹲着。我知道我出来啦,不是监狱,该适应过来了。就忍着把这顿饭吃完。

吃完饭我就纳闷!怎么没有人结账呢?就忍不住问了我侄子,他说结完账啦。现在都是手机支付,不用拿现金方便得很。我还以为像我那个时代,吃饭可以挂账呢?

走在大街上,看那里都觉得可美啦,眼睛都不够用的,我前妻说我的眼睛发呆,老盯着人看。看到别人家的小洋楼,门口停的汽车。再看看我前面的家,突然间刚回来的兴奋就没有了。心里涌现无限的悔恨和凄凉,暗暗发誓一定好好做人。辛勤劳动弥补失去的时光!

最后想说的是,人不管穷富,一定要遵纪守法,违法犯罪的代价太大啦!

唐宋时期,门阀士族为何退出了历史舞台

一辈辈养尊处优,不思进取,一代代纨绔子弟,最后,一定是成了一群温室花朵,一旦社会风云再起,岂不要落花流水、屁滚尿流、狼狈而逃?

符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天下十分,秦占其七!前秦帝国虽说兵马强盛,但是统一天下的时机并未成熟,简而言之,即偏安一隅的东晋并未弱到一定地步,且前秦自身内部矛盾重重,异族投机份子颇多。

1.帝王统一壮志

前秦皇帝符坚,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不是汉族,而是少数民族氐族。现在这个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下,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一个少数民族氐族统一北方多不容易啊!主要是依靠汉族人王猛为相辅助,灭掉河北的前燕,北并吞鲜卑拓跋氏之代国,西方兼并前凉,一统北方。并于373年,前秦大军攻破汉中和剑门,直取成都,东晋梁州益州失守,朝野震动。

王猛临死前,劝告符坚不要伐晋,东晋气数未尽,小心提防各个少数民族,统一天下的时机未到。但是志向野心高远的符坚怎么听的进去?

2.试探性进攻

公元378年,苻坚任命苻丕为征南大将军,率兵17万余进攻军事重镇襄阳。其中,武卫将军苟苌、尚书慕容暐帅步骑7万,以荆州刺史杨安帅樊、邓之众为前锋,征虏将军石越帅精骑1万出鲁阳关,京兆尹慕容垂、所武将军姚苌帅众5万出南乡,领军将军苟池、右将军毛当、强驽将军王显帅众4万出武当。

东晋的襄阳太守朱序才刚刚上任不久,守军不过2万,但是襄阳城池异常坚固,军民一心,抵挡秦军的进攻,连朱序的老母都亲率一百多名奴婢和城中女丁登城修筑城墙。

虽然前秦的大军渡过汉水之后,很快攻下了外城,但是进展缓慢,中城一直苦攻不下,处于僵持阶段。而在长安的御史不断的弹劾苻丕,苻坚甚至下了一道非常严厉的诏令,如果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攻下襄阳,要苻丕自杀以谢罪。

惶恐的苻丕拼了命,全力猛攻襄阳,并收买李伯护作内应,惨烈的攻防战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春天,才攻破襄阳,俘获朱序,押往长安。

苻坚亲自审问朱序,结果越审越欣赏,以朱序能守节,拜为度支尚书,而李伯护因为不忠,被斩首示众。

在前秦进攻襄阳的同时,前秦兖州刺史彭超上奏苻坚请求进攻彭城,并另外请求派兵攻击淮南,与西线苻丕形成东西夹击之势。苻坚就任命彭超为都督东讨诸军事,命后将军俱难统右禁将军毛盛、洛州刺史邵保等率步骑7万进攻淮阴(江苏靖江西南)、盱眙(江苏盱眙东北)。前秦先胜后败,接连攻占了彭城、下邳,后彭超、俱难又率军6万南下,攻占了淮南的淮阴、盱眙,甚至一度进围三阿(今江苏高邮西),威胁广陵,朝廷大震。谢玄率领北府军展开了惊涛骇浪般的反击,连续大败前秦的军队,前秦损兵几万,只好一口气退回淮北,此次战役的两个总指挥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彭超自杀,俱难入狱。

北府军在此次战役中所表现出来的强悍的战斗力,并没有引起苻坚足够的重视,他没有清醒的意识到,这次面对是非一般的对手。屡胜而骄的苻坚已经不把任何对方放在眼里。

3.前秦全面进攻

冬季很快过去了,历史的车轮神奇的拐到了公元383年,这一年对前秦和苻坚来说,是灰色的一年,留下的只是刻骨铭心的伤痛和无尽的悔恨。

苻坚正式下诏,以全国之力一举灭掉东晋。百姓中每十个成年人选派一人充军,良家子弟中年龄在二十岁以下,有才能勇气的人,全都授官羽林郎。自信心膨胀到了极点的他,认为凯旋就在不远,晋武帝灭掉吴国花了四个月的时间,说不定他用的时间更短,而且,他已有打算灭掉东晋之后,让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作尚书左仆射,谢安作吏部尚书、桓冲作侍中,并已经着手在长安为他们修建官邸。

朝廷大臣都不希望苻坚亲征,唯独慕容垂、姚苌以及羽林郎积极劝勉。

苻融再一次苻坚进言:“鲜卑、羌族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仇敌,经常盼望着风云变化以实现他们的心愿,他们所说的话,怎么能听从呢!良家少年全都是富豪子弟,不熟悉军事,只会阿谀奉承以迎合陛下的心愿。如今陛下相信并采纳了他们的话,轻率地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臣恐怕既不能成功,还会产生后患,悔之不及!”

苻坚还是不听,已经等的迫不及待的他,怎么甘心置身事外,他要作为历史的见证,亲身参与到梦想中的统一大业。

长安,烟尘弥漫,军旗满天。前秦征伐东晋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苻坚派遣苻融督帅张蚝、慕容垂等人的步、骑兵二十五万人作为前锋,任命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顺流而下。苻坚对姚苌说:“过去我靠龙骧将军的官位建立了大业,未曾轻易地把这个官位授予别人,你努力干吧!”

左将军窦冲说:“君无戏言,这话是不祥之兆啊!”

苻坚沉默不语,自古以来,帝王登基以后,原先的军职官位不再轻易授予他人,比如说李世民曾被授予天策上将,他登基之后,会把这个头衔授予他人嘛?

在一边冷眼旁观已久的慕容楷、慕容绍向慕容垂进言:“主上已经非常骄纵傲慢,叔父建立中兴大业,就在此行!”

慕容垂轻轻一笑,脸上得意的表情一扫而过,说:“对。除了你们,谁能和我一起成就大业呢!”

除了慕容鲜卑之外,其他臣服于前秦的各个少数民族,都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对前秦来说,这是一场只许胜不能败的赌博。

苻坚率领后续部队,兵发长安,共有六十多万,骑兵二十七万,旌旗战鼓遥遥相望,绵延千里,看不到尽头。九月,苻坚抵达项城,凉州的军队才刚刚到达咸阳,蜀、汉的军队正顺流而下,幽州、冀州的军队到了彭城,东西万里,水陆并进,运输军粮的船只多达万艘。苻融率领的先锋部队三十万人,先期抵达颍口。

百万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向南方滚滚而去。东晋朝廷大震,亡国的阴影笼罩在建康上空,恐慌在四处蔓延,而谢安跟往常一样神色自若,邀请一些朋友到山间别墅去下棋,对弈完毕,又登山漫游,直到夜幕降临才回府,其实心里也没底的谢安,为了稳定人心,不得不这么做,不然还没有等前秦的大军开过来,东晋就内部自行崩溃了。

当时,东晋的军事布局是这样:谢玄率领最精锐的北府军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桓冲在长江中游驻守,防止前秦从中线南下。这就形成了京师、广陵、夏口的犄角之势,谢安自己坐镇京师,遥控全局。

为了抵抗前秦的大军,东晋下达诏令,任命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任命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人率领八万精锐北上,让龙骧将军胡彬带领五千水军前去救援寿阳。

初期,前秦的攻势非常顺利,捷报频传。

十月,苻融攻克了淮南第一军事重镇寿阳,俘虏东晋守将。荆襄方向的慕容垂攻下了郧城,率军继续推进到彰口(今湖北当阳)。胡彬去救援寿阳的路上听说寿阳被攻陷,急忙撤退到硖石(在今安徽凤台、寿县之间,淮水北岸的硖石山上,易守难攻),苻融一边派大军围攻硖石,同时,又急令前秦卫将军梁成率领五万士兵火速赶往洛涧(在今安徽淮南市以东,由南向北流入淮水的一条小河),沿淮河布防,并在洛涧入淮口处设木栅横截淮水,以遏制东面的晋军,阻击谢石、谢玄救援胡彬。谢石、谢玄率军七万五千人在距离洛涧二十五里的地方驻军,由于惧怕梁成而不敢前进。

梁成乃前秦嫡系名将,作战经验丰富,出身氐族豪门,其父是前秦的开国元勋梁平老。苻坚一直对他非常看重,而他也不负厚望,屡立战功。在伐燕战争中,梁成在荥阳大败前燕军统帅乐安王慕容臧,之后又参加了灭燕的众多战役,表现不俗,加授兖州刺史。后来又参加进攻东晋襄阳的战争,并在战胜后被任命为荆州剌史,驻防襄阳前线与东晋桓冲大军对峙。

被围困的胡彬已经粮草耗尽,近乎绝望的他秘密派遣使者潜水出硖石,欲向谢石报告说:“如今贼寇强盛,而我的粮食已经耗尽,恐怕不能再见到大军了!”没有想到,使者刚刚潜出水面不久,就被前秦的巡逻队抓个正着,巡逻队就把他交给了苻融,苻融急速派使者向苻坚报告:“现在贼寇力量不足,容易擒获,只是怕他们逃走,应该迅速率兵前来。”

兴奋的苻坚又犯了冲动的老毛病,等不及正向项城汇集的大军,自己率领八千轻装骑兵,日夜兼程赶赴寿阳与苻融汇合。紧接着苻坚又下了一个愚蠢的决定,无异于自掘坟墓。他派东晋的降将朱序前去劝说谢石等人投降,朱序表面上做足功夫,劝谢石等人赶快投降,不然就等着灭亡,私下里却对谢石等人说:“如果秦国的百万大军全部抵达,确实难以与他们抗衡。如今乘着各路军队尚未会集,应该迅速攻击他们。如果能打败他们的前锋部队,那他们就会丧失士气,最终就可以攻破他们。”

本来谢石听说苻坚在寿阳,十分害怕,想用不交战的办法来拖垮前秦的军队。谢琰劝说谢石听从朱序的话。

十一月,谢玄派北府军头号猛将,广陵相刘牢之率领五千精兵开赴洛涧,在离洛涧十里的地方,已被梁成发现,经验丰富的梁成扼守山涧结阵,以等待刘牢之。

形势不等人,越多等一天,东晋就多一份亡国的危险。刘牢之当机立断,趁着黑夜,率军强渡冰冷的洛涧,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因为夜色很黑,秦军看不清晋军的虚实,虽然数量上占十倍的绝对优势,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没有经验的新兵。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两军展开了激烈的盲战,晋军一个个奋勇当先,勇猛无比,虽然只有五千人,个个视死如归,以一当十,秦军抵挡不住晋军凌厉的攻势,开始溃散,梁成无法制止军队的溃散,在混战中被晋军斩于马下,刘牢之又分派部队断绝了秦军归途上的渡口,失去了主将的秦军更是无心应战,军队全都崩溃,争先恐后地逃向淮水,淹死的不计其数,光死亡的士兵就有一万五千人,前秦的扬州刺史王显等人全部成了俘虏。

一夜之间,一员猛将战死,五万前秦大军全军覆没,原本高歌猛进的战局急转直下,秦军不得不向淮水一线退却。

五千破五万,北府军的强悍和勇猛,给前秦将士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上至苻坚,下至普通的士兵,多了一份莫名的惊惧。

晋军士气大振,谢石等各路军队,从水路、陆路相继进发,以气吞山河之势,向寿阳进逼。

苻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冷,这个南方的冬季,比他想象的还要寒冷万倍。他与苻融登上寿阳城眺望,只见东晋的军队布阵严密,战旗迎风招展,铠甲鲜明,不由的心里大吃一惊。又望见远处起伏的八公山上,草木在寒风中不断起伏摇动,以为里边也埋伏了东晋的伏兵。苻坚茫然若失,掉头对苻融说:“这也是强敌,怎么能说他弱小呢!”说话间,脸上开始有了畏怯之色。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东晋军队比他以前遇见的所有敌手都要强悍,东晋这个硬骨头,不但非常难啃,甚至还可能崩掉自己的牙齿。

这就是草木皆兵典故的来源,作为最高军事统帅的苻坚,受了洛涧惨败的当头一棒后,更应该吸取经验和教训,果断的采取措施,修正当前的军事部署,激励军心和士气,然而,根本看不到苻坚这个方面的作为,恰恰相反,信心满满的可以投鞭断流的苻坚,一下子变的疑虑和恐惧,在接下来的军事行动中,更是举止失措,昏招迭出。

洛涧惨败对前秦来说并不是世界末日,军队人数上相对东晋仍然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各路大军还在源源不断的开拔过来。

两军隔着淝水对峙,前秦二十几万大军紧逼淝水而布阵,黑压压一片,东晋的军队根本无法渡过。谢玄想了一条绝计,他派使者对苻融说:“您孤军深入,然而却紧逼淝水部署军阵,这是长久相持的策略,不是想迅速交战的办法。如果能移动兵阵稍微后撤,让晋朝的军队得以渡河,以决胜负,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

前秦的将领都说:“我众敌寡,不如遏制他们,使他们不能上岸,这样可以万无一失。”

苻坚力排众议,说:“只带领兵众稍微后撤一点,让他们渡河渡到一半,我们再出动铁甲骑兵奋起攻杀,没有不胜的道理!”他满脑子想着《孙子兵法》云:“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所谓“半渡而击”,是指在对方军渡河至半、进退维谷之际,攻击制胜。

苻融也认为可以,于是就挥舞战旗,指挥士兵后退,这一退就不可收拾,几十万大军正乱哄哄地忙着后撤。俗话说,一条小船掉头很容易,但是让一艘航空母舰掉头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古代通信手段非常简陋,消息传递基本靠人,快递工具基本靠马,传递的时效性和速度又非常慢。让原本列阵完毕的几十万大军,在短时间内,有序的后撤之后,再重新列阵,比航空母舰掉头还要难。更何况,这几十万军队里,大部分还是临时征召的,没有战斗经验和经过严格训练的新兵。

朱序看准机会,在军阵后面高声呼喊:“秦军败矣!秦军败矣!”撤退中的前秦士兵,听到呼喊声后,骚动起来,那些没有完全训练好的新兵,见到如此兵荒马乱的场面,更是狂奔乱逃,把阵型冲的七零八落。战场上的秦军已经陷入一种毫无头绪的混乱之中,各部人马无不像一只只无头的苍蝇,有的士兵要向前,有的士兵却想后退,有的士兵要列队,有的士兵却是想逃离,于是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乱哄哄的挤成一团。秦军的各级将领嘶声力竭的吼叫,在那些混乱的士兵之中,显得那么的无助、那么的渺小。几十万大军,瞬间成了一盘散沙。

谢玄、谢琰、桓伊等率领军队趁机渡过淝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兴奋的晋军士兵暴吼着,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势不可挡的冲向了已乱成一片的秦军。苻融驰马巡视军阵,想要集合退逃的士兵重新布阵,结果战马倒地,被东晋的士兵刺死在地上。失去了统帅的前秦大军更是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大批扔下了武器的士兵惊惶地哭叫着没命地往后跑,很多部署在后阵的士兵甚至连晋军的影子都还没有看到,便选择了逃跑。战场成了血腥的屠宰场,苍天下,却只见一支几乎疯狂的军队,不停杀戮。晋军的每一个士兵,被战场上的疯狂所感染,竟都像那狰狞的狂魔一般,不可遏制地屠杀着。绝望的秦军士兵,如韭菜一样,一茬茬倒在地上,鲜红的血,在挥动的屠刀下,汇聚成河,染红了淝水。

谢玄率军乘胜追击,一直杀到青冈,如风卷残云,所到之处,前秦的各路大军无不望风溃败,自相践踏而死的人,不计其数,山川田野到处是倒闭的尸体,堆如山磊的尸体把前行的道路都堵塞了。逃跑的士兵,特别是那些以为打仗如观光的羽林郎,以及没有作战经验刚入伍的新兵,心理早已经崩溃,吓成了惊弓之鸟,听到寒风的呼啸声和鸟的鸣叫声,都以为东晋的军队杀来了,第一个反应就是撒腿就跑,能跑多远是多远。这一路亡命逃奔,昼夜不敢停歇,慌不择路,风餐露宿,饥寒交加,死亡的人又十之七八。

晋军大获全胜,攻取了寿阳,抓获了前秦的淮南太守郭褒,连苻坚御驾的云母车也成了战利品。

混战之中,苻坚也未能幸免,中了流箭,单身匹马逃到淮河以北,饥饿难忍。有些百姓就送来了水泡饭,猪骨头,苻坚吃下去后,要赏赐给他们十匹布帛,十斤绵。这些人推辞说:“陛下厌倦困苦,安于享乐,自取危难。我是陛下的儿子,陛下是我的父亲,哪里有儿子给父亲饭吃还求取报偿的呢!”这些人连赏赐的东西看也没看就离开了。

看着这些朴素的人,听着这些朴素的话,苻坚内心悔恨交织,潸然泪下,对张夫人说:“我如今再以什么面目去治理天下呢!”

前秦统一天下的战役惨遭失败,秦军虽然有足足八十多万,但在淝水前线,只有二三十万先锋部队,东晋军队方面,谢玄的北府兵八万人,还有龙骧将军胡彬的五千精兵,军事力量差不多是三四比一。

更何况一上来北府军猛将刘牢之夜渡洛涧,以五千人大破秦军五万人,斩杀秦军百战百胜的梁成将军。

前秦的失败是正常而且合理的,前秦淝水之战失败后,境内的鲜卑,羌,匈奴纷纷趁乱起兵造反,前秦帝国走向瓦解,中国的北方重新陷入分裂,而东晋因为有贤臣良将打赢了战争,得了几十年的苟延残喘。

同盟会陈天华为什么要自杀

1906年5月29日,湖南长沙,一个送葬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岳麓山行进。他们不顾清政府的禁令,自发组成。军警站立一旁,为之感动,丝毫不加干涉。

送葬队大约有一万名学生和各界人士组成,他们全身缟素,远远看去仿佛山川为之缟素。他们送的就是年仅30岁的陈天华。

陈天华,光绪元年(1875年)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家里排行老三,老大先天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老二早夭。老三就是陈天华,健康出生,却因天花,差点丢了命,脸上也留下一大片瘢痕,还有口吃。

父亲是个村里的私塾先生,平时还兼职帮人写写状子,打打官司。按理说,家里的生活也不错,可陈天华的父亲是个非常耿直的人。

他曾为了帮助邻居,舍掉半年薪水。在陈天华5岁的时候,父亲因帮人打官司,得罪了当地土豪,丢了私塾的工作,以后也不能帮人打官司写状子。

陈天华,本来是在父亲工作的私塾上学,这下学也没得上,为了生计上街卖糖果。母亲去世,哥哥残疾要人照顾,父亲又没了工作,家里的日子非常困顿。

走街串巷卖糖果的时候,陈天华总是带着书看,族里有人被他的学习劲头感动,让他一边帮忙放牛,一边学习。

9岁的时候,陈天华就能模仿着写一些通俗小说和山歌小调,16岁的时候,他就写出了万丈豪情的对联“莫谓草庐无俊杰,须知山泽起英雄。”

和父亲一样,他刚正不阿,愤世嫉俗,鄙视当时腐败的清朝,崇拜革命者。

人生的转折发生在20岁那年,和父亲一同搬进县城,寄宿在资江书院。他一边做点小买卖,一边去书院旁听学习。作为旁听生,他在按时写作业,交作业。

他的文章受到书院院长的大加赞赏,并允许他借阅书院藏书。据说,只用半年时间,陈天华就读完《二十四史》。

族人得知陈天华是一个学习天才,决定每月资助他三斗米、一串钱,专心学习。从此陈天华正式就读资江学院,学习上一路开挂。

就在陈天华埋头读书的时候,维新运动也在湖南轰轰烈烈地开展着,他被时务学堂录取,从此涉猎西方新学,之后又到新化实验学堂、长沙岳麓书院、求实书院(今湖南大学)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最后获得官派留学日本的名额。

这时,陈天华28岁。

才子配佳人,湖南巡抚赵尔巽非常欣赏陈天华,一心要把女儿嫁给他。换作旁人,这是天大的喜事,贫寒出生,其貌不扬,还有口吃,凭一己才学获得认可,如今得富家千金青睐,求之不得。但是陈天华的回答是:

国不安,吾不娶!

赵尔巽并不死心,说可以等上几年再成亲。陈天华留学日本,也有日本姑娘表达爱意,都被拒绝了。

1903年3月,陈天华从上海出发,乘“博爱丸号”轮船东渡,赴日留学,他很快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

这座学院是专对中国留学生进行初级的语言及各学科教育。毕业之后,学生可以进入日本大学或者其他学校学习。

鲁迅、黄兴、胡汉民等都曾是弘文学院的学生。和陈天华同船的还有好友杨昌济,后来成为著名的教育家,他有个女儿叫杨开慧。

清末公派留学的学生大多是各省选出来的尖子生,陈天华能获得留学名额,足见其实力。

但是到了日本,陈天华学习上遇到了大问题,他因为口吃,无法克服语言问题,这也是留学生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同时期的同学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的时候,他连说一句都很困难。

这对一直是学霸的陈天华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他开始缺课,缺考,经常不去学校。他去干什么了呢?

他参加了“拒俄义勇队”,日语没学会,但是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当时沙俄想永久占领东三省,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义愤填膺,组织了义勇队,准备回国参战。陈天华、黄兴都签名加入。

“义勇队”成立不到一周,就遭到镇压,清政府通过驻日公使,请日本方面出面干预。清政府认为,这些学生名义上是“拒俄”,实则是干革命,命令各州府严查秘密回国的学生。

在日本三个月不到,黄兴就退学启程回国了,但是陈天华因没有路费暂时滞留在日本。也是在这期间,他写下了《警世钟》《猛回头》,传世之作。

两本小册子在东京出版,非常畅销。1903年底,陈天华终于回到了湖南,与黄兴等创办了华兴会,并任《俚语日报》编辑。

他劝赵尔巽宣布湖南独立,但没有成功。他的两本小册子依然畅销,因为通俗易懂,流传非常快,目不识丁者也能背上几句。

来了!来了!甚么来了!洋人来了!不好了!不好了!大家都不好了!……从今以后,都是那洋人畜圈里的牛羊,锅子里的鱼肉,由他要杀就杀,要煮就煮,不能走动半分……

在文言文盛行的时代,这样的白话文,加上说唱的形式,更能被底层人民接受,宣传效果更好。

报纸很快被新任巡抚查封,1904初,陈天华不得不回到日本,就读东京法政大学,第一期速成班,同样因为缺课,不考试,没毕业。

几个月后,他又回湖南了,准备参加长沙起义,受黄兴指派,周游各省,“结纳绿林豪客”,最后华兴会与哥老会达成合作。

革命初期,保密工作不成熟,这次起义没有成功,被朝廷派来的新任巡抚端方给围剿了。陈天华、黄兴逃到上海。

在上海组织起义,还是没有成功,陈天华陷入了消沉,在同志的再三劝说下,才第三次到日本。

革命道路充满艰险,有流血有牺牲,有失财,成功也是来之不易,长沙起义的失败,一直让陈天华心中无法释怀,他自责,他又悲伤,甚至整日流泪。

他觉得当时的中国汇集了所有弱国的弱点,悲伤到晕厥。

吾实不愿久逗此人间世也。

沉沦了一段时间,陈天华见到了孙中山,再次振作精神,参与成立同盟会,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创刊,“三民主义”第一次公开亮相。创刊号17篇文章中,又7篇出自陈天华。孙中山夸他是“革命大文豪”。他又找回了信心。

1905年年底爆发的“取缔事件”,又再次让陈天华陷入痛苦中。事件大致就是清政府让日本方面遏制留学生发展革命,自己花钱培养的人反过来跟自己对着干,肯定不行。

陈天华反对用罢课这种激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甚至拒绝宋教仁撰写檄文的要求。留学生分成两派,一些人选择罢课,一些人选择先把书读完,而日本借题发挥,污蔑中国人“特有之放纵卑劣性情所促成,惟其团结之力则颇为薄弱”。

形势不可控,陈天华干着急,这次他决定用生命来唤醒大家,团结一致,共讲爱国。

1905年12月7日,他连夜起草了《绝命辞》。

鄙人死后,取缔规则问题可了则了,切勿固执。

12月8日早上,室友并没有决定陈天华有什么异样,洗漱吃饭,态度平和,就出门了。

他把遗书挂号寄给“神田区骏河台,清国留学生会馆杨度”然后,坐车到大森海湾,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他未完成的小说《狮子吼》里曾写道:

他走到一处,看见“共和国图书馆”的牌子,里面不知有几十万册的书,其中“有一巨册金字标题《共和国年鉴》”,全国有30多万所大小学堂、6000多万男女学生;陆军、海军,军舰、潜艇、空中战艇等,铁路、邮局、轮船……

这场景不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景象吗?感恩先辈们的付出,陈天华用生命去,警醒当时的人们。今天我们幸福的生活,也是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铺就的,我们永怀感念之心。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从科长到新疆王,毫无根基的盛世才是如何崛起,究竟有多少兵力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4/136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