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觉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厉害还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厉害)

中国理工类大学前十强排名 中科大独占鳌头,天津大学超越哈工大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为什么有些人觉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不建议选哪个大学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你觉得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
  2. 在一个差劲的大学,应该退学吗
  3. 山西大学和中北大学,哪个更好
  4.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你觉得中国政法大学怎么样

我的外甥女于2008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大四时就考过了司法证,现在在山东省检察院工作,所以我对这个大学还是比较了解的。

中国政法大学是我国政法大学的顶尖学校,被称之为法学界的清华,现有两个校区: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学府路。

中国政法大学是我国双一流、211工程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作为优势学科,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是全国重点大学。设有18个院系,24个本科专业,45个硕士点,18个博士点,一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政法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307人,博士生导师201人,硕士生导师613人,是我国重要的法学研究基地,建校50多年以来为我国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法律界人才。

下面是中国政法大学在政法类大学的排名

从以上校友会的排名看出中国政法大学位列第一,而且几年来地位毫不动摇,其中的法学在近两年的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

中国政法大学作为法学界的大咖,在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如下(2018年)

所以说如果你的高考分数报考复旦、同济、中国人大有点难度的话,你可以考虑报考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很高,达到97%,就业的主要方向是企业和机关,而且就业后薪资水平也非常理想,见下图。

中国政法大学是培养法律人才的摇篮,有着全国最优质的法律教育资源。

在一个差劲的大学,应该退学吗

我觉得可以退学,前题是学校风气的确很坏,老师完全不负责,如果不退学,你会变得越来越烦燥,不僅不能有所得,反而耽误了你的青春。如果你退学,就需加倍努力,或者立志再考,直到考个理想大学为止。如果你无志,或家庭条件不允许,那你还是就班学习吧,只要你努力,个人因素第一,还是有出息的。

山西大学和中北大学,哪个更好

比综合实力,山西大学比中北大学强了很多;比专业特色,中北大学是兵工七校之一,兵器类专业特色鲜明,更受人关注。

一、学科评估对比。山西大学办学历史较早,可溯源至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校之一,但近期发展不快,在山西省内,文理方面仍可称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山西大学共有28个学科上榜,最高B+学科1个,物理学,其它B类学科13个,C类学科14个。中北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共上榜学科10个,最高B+学科1个,仪器科学与技术,其它B类学科4个,C类学科5个。不难看出,山西大学比中北大学学科建设全面,但学科发展高度相差不多,都是最高B+评级。

二、专业广度对比。山西大学专业设置包括12个学科门类共93个本科专业,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中北大学专业设置8个学科门类85个本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以及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1个。数量比山西大学少,但中北大学有国防特色专业5个。

三、考生认可度对比。山西大学2018年在本省招生,理科收分最低485(一本省控线516),文科收分最低550(一本省控线546),但官网给的统计资料不能分出录取批次;中北大学2018年在本省招生,太原校区理科一本A收分最低516,上线就能走,文科一本A收分最低551,专业相对热门;朔州校区二本招生,理科收分最低464,文科收分最低406。这样看来,山西大学与中北大学太原校区受考生认可度相差不大,中北大学略高。

综合以上对比,我认为山西大学比中北大学综合实力更强。但是在志愿填报时,我会向选择工科专业的考生推荐中北大学,因为专业特色更明显;在选择文理专业时,我会推荐山西大学。在双非大学中,专业特色明显的学校中的特色专业,就业时更受欢迎。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愿咨询师,欢迎评论区交流不同意见。关注私聊更多高考志愿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缪老师认为,有2个原因:一是先入为主,二是标准不清。

接下来就分析一下这两个原因吧。

(缪老师拍摄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先入为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竟是1958年成立的,而中国科学院大学,在2012年才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正式更名而成。前者存在的历史更久,对于普通人来说,自然有着更加根深蒂固的认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他成长的历史中,有更多的故事,比如想搬迁到河南被拒绝,此后来到了安徽,比如他的少年班以培养低龄学神而闻名天下,比如为人所熟知的那一句“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都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开设的学科以基础理学为最强,培养学生的目的以科学研究为主,非常相似。

由于中科大早已名声在外,人们对于已知总是感觉安全,而对于未知总是感觉恐惧,人们对于冷冰冰的数字无感,却喜欢听温暖和人性化的故事,所以在认知上面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也就不足为怪了。

(缪老师拍摄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二、标准不清

通常人们在评判事物的时候,特别喜欢把标准简单化,放在这两所大学的比较上面,即使大家更喜欢用“强”或者“弱”来代替“某一个方面强”或者“某一个方面弱”,这样的确是方便交流,可是在具体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上面,却容易产生偏差。

缪老师用第一点中的观念做个例子,中科大当然历史更加悠久,但这能代表他“强”吗?不能啊,这只能代表他在本科生培养方面更加有经验,有着更加成熟的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

中科大固然是在学科评估当中获得的结果更好,那就能代表他的学科实力“更强”吗?到也未必,因为在学科评估当中,要参考的标准除了师资、生源质量等等,还有上一点提到过的培养体系,科研成果等等。

所以,我们在评论一所大学“强弱”的时候,必须要把评判的标准尽量细化,才能得到想要的答案,尤其是大学新生,你们上大学,学的是一所大学、一个学院、一个学科中的某一个专业,上的是某几位老师的课,大而化之的结果,对你们没有多少参照意义。

(缪老师拍摄的中国科学院大学)

三、哪里强?里弱?

刚才说过了,论本科教育,中科大的底蕴更深厚,国科大还在摸索阶段。但是国科大的本科教育实行的是小班制、导师制、项目制,他是一种新的探索,究竟是否适合国情,能培养出一个个的栋梁之才,还有待检验。

再说说师资,说国科大是国内院士资源最多的大学,应该不为过,你翻一翻所有大学官网上面的院士名录,比较一下就能得出结论。中科大在这一点上面,的确没法相比。

论毕业生的质量,目前还难以评判,毕竟国科大成立时间太短,可参照的样本太少。

论办学规模,目前的中科大远大于国科大,不管是开设学科数量、招收学生数量,都是如此。

论课业要求,两所大学都很难,中科大素来以高标准严要求著称,国科大的项目制则要求更多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所在地域,虽然中科大所在的合肥是科教城,有众多的研究机构和产业化机会,还有2025中国制造的政策倾向,但是比起国科大所在的北京来,无疑还是差了一个档次。

想看清一所大学,就得距离近一些,乃至走进去才能看的清楚,只论强弱不说依据,似乎不够严谨,你说呢?

我是“大学活地图”缪登峰老师,历尽十年考察千所大学,欢迎关注。

原创不易,期待你的点赞、转发、评论~

关于为什么有些人觉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不建议选哪个大学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国很难考的10所大学,只有1 的学神能上,有你的目标院校吗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2/122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