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乒乓球日式直板没有直板横打

中国男乒晋级男团决赛 王皓在比赛中

今天给各位分享为什么乒乓球日式直板没有直板横打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业余选手不建议练习横打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乒乓球业余选手怎样把直板横打用于实战当中呢
  2. 为什么乒乓球日式直板没有直板横打
  3. 业余乒乓球选手直拍换横拍效果好吗
  4. 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有没有必要练反手拧拉,练的话基础功至少要有几年

乒乓球业余选手怎样把直板横打用于实战当中呢

横板力量大,但是打的时候速度不够快。在接拉球不是很容易。要想在实战用于实战中,就要战胜我前面的两个问题。多找一些人来练习。

为什么乒乓球日式直板没有直板横打

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探讨。

日式直板是乒乓球直式球拍的一种,形状略方,拍面略小。厚度一般在10mm左右,一般用单块桧木制作,应该算是乒乓球球拍中厚度最厚的了。日式直拍不是不能运用直拍横打,而是不适合这个技术。

众所周知,直拍横打技术对直板球拍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厚度最好别超过6mm,厚了不利于握拍,更不利于正反手的转换。同时,日式直拍在设计时本身就是侧重于正手进攻,底板的重心比较靠近前端,同样的击球力量日直要比中直威胁性大,比较适合中远台的对拉,但由于抓拍的原因导致手腕不够灵活,在台内球处理上很难进行发力。

看过马琳和柳承敏比赛的球迷一定会知道,马琳的台内球技术可以甩柳承敏十八条街,一个手握中式直拍,一个手握日式直拍。这个恐怕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昔日韩国的直拍一流选手刘南奎、金泽洙和柳承敏都是使用这种日式直拍,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刘南奎获得汉城奥运会男单冠军,柳承敏获得雅典奥运会男单冠军。但从柳承敏之后,日式直拍就没有再拿过像样的成绩,这个确实不争的事实。

因此,日式直板打法因为球拍轻厚,不灵活,很难掌握直拍横打技术,直拍单面打法已经越来越不能跟横拍相抗衡,所以用的人也越来越少。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期待您的点赞和关注。

业余乒乓球选手直拍换横拍效果好吗

如果你直拍不会横打,建议你还是快换横拍吧。未来是横拍的天下。一般直拍换横拍适应时间段为1个月至2个月左右。横拍是未来的强者,也是趋势。正手和反手都具有很大的攻击力。唯一的缺点是中间的球不好接。但是,只要脚步练好,一切都可以解决。

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有没有必要练反手拧拉,练的话基础功至少要有几年

我是第六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来简单了解下反手拧拉技术

第一,拧拉技术是一种接发球技术。

具体点说,在处理反手位台内短球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拧拉技术回击来球。最早使用该技术的是捷克选手科贝尔,后来我国选手王皓和张继科将其发扬光大,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主流接发球技术。

第二,拧拉技术是一种主动进攻技术。

跟以往的搓球控制技术有很大区别,拧拉可以视为台内的弧圈球。第六人认为拧拉技术的出现和流行跟乒坛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现在已经完全进入到上旋球时代,大家在前三板拼抢的过程中,都想着先下手为强,主动形成上旋球,然后进入到自己的节奏。

第三,拧拉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非常成熟,甚至形成了一些技战术套路组合。

例如拧拉配合落点可以直接得分;对于实力型选手,拧拉后的惯用套路就是主动形成相持等等。

第四,根据拧拉的划分标准,拧拉可分为全拧和侧拧。

其次,再来了解下运用拧拉时的技术动作要领

关于拧拉技术的运用,网络上一大堆,第六人不想过多赘述。只是结合自身体会,说说几个关键点:其一,从外观上看,拧拉时需要做到顶肩--抬肘--坠腕。

以右手为例,拧拉时要敢于把右肩顶出去,同时把肘部抬起来,手腕还要敢于内收弯曲,这一系列的动作就是一个蓄力的过程,也是为发力制造空间距离。其中手腕的引拍动作非常关键,关系拧拉的成败,国手们的手腕内收程度令人惊讶,往往能做到拍尖对着自己的腹部。

案例分享:张继科和樊振东在使用拧拉技术时,他的肘部支撑作用和手腕的内收动作非常明显。

其二,从本质上分析,拧拉技术并不是单纯的手臂、手腕和手指运动,需要全身的协调配合。

具体来说,拧拉时右腿要敢于迈进球台,并将重心压在右腿上,与其同时腰腹的肌肉还要适当的收缩,为接下来的手臂手腕的外展发力做准备。拧拉完成的瞬间,身体的重心要回到两腿之间。

其三,拧拉技术对击球时机、击球部位要求非常精细。为了提高命中率,拧拉最好选择来球高点期,这个点一是稳定,二是好发力。

国手的击球时机更加偏早,像张继科、樊振东的拧拉都是在上期后期拧拉。在击球部位上,尤其对于下旋来球,我们业余选手拧拉时最好选择侧拧,这样能够“避转”。如果正对着来球拧拉,十有八九会下网,这一点我们跟国手没法比,他们的手腕力量很大,能够抵消来球的旋转,他们拧拉很多都是对着来球的正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全拧技术,这样能够压低弧线,提高回球的威胁性。

其四,拧拉技术要求身体敢于迎上去,不能离着手臂和手腕太远。

触球瞬间,手指,手腕和前臂快速的向外转动,这样才能发力更集中,命中率更高一些。架着胳膊拧拉失误率会很高。

回到问题本身,业余选手要不要练习反手拧拉?需要多长时间的基本功?

第六人分开来说:

【业余选手要不要练习反手拧拉?】

首先,我认为业余选手完全可以学习这门接发球技术,我的体会是拧拉要比中远台的弧圈球技术更加简单易学。

因为拧拉是在台内完成的,而且多半是反手位,空间比较小,说白了就是半个球台,所以只要能看出对方发的是反手位短球,我们就可以大胆采用拧拉技术。

其次,拧拉技术看似比较有难度,其实动作要领相对简单。

不像退台后的弧圈球,需要腿部、腰部、肩部、手臂发力要求那么高。拧拉动作更多的是借助上肢肢体的协调动作来完成的,外观上能做到顶肩--抬肘--坠手腕,在配合一定的步法使用,拧拉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

还有,拧拉可以丰富我们的接发球技术。

业余里边经常用搓球技术回接反手位下旋短球,你搓过去的球十有八九还是下旋球,对手很容易适应,如果学会了拧拉技术,我们率先拧拉起板形成上旋球,有时候会让对手感到不适应。不过学习拧拉技术,必须要养成迅速还原的习惯,你拧拉后,必须用小碎步后撤一步,否则对方回球一般都是长球,容易顶住你。

最后,直拍拧拉和横拍拧拉对于手腕手指的发力要求是有很大区别的。

尤其是直拍拧拉,根据国家队金牌教练吴敬平和王皓的建议,在拧拉时,是以食指和后边的中指、无名指发力为主,拇指只需要控制好板形就好。这一点跟我们业余选手的拧拉还是有些出入的。另外,业余选手在练习拧拉技术时,最好选择侧拧,这样不容易吃旋转,提高回球命中率。掌握了侧拧,足够应付一般的对手。

【需要多长时间的基本功?】

这个真的没有固定的时间,主要看你对乒乓球的悟性。尤其你对旋转的理解越好,学的就会越快。分三种情况,给出一些建议:

一,如果有一定的弧圈球或者拉球基础,那学习拧拉技术会非常快,说白了,拧拉说到家就是一种拉球技术,跟一般意义上的拉球具有共性的东西,所以在掌握了技术要点后,你很快就能上手。

二,对于那些有一定基础但不会拉球的业余选手,学习拧拉可能要费点功夫。前期可以多体会手腕摩擦球的感觉,如果资金充裕,可以找个专业教练,这样可以大大缩短你学习的时间。

三,如果你刚刚接触乒乓球,建议不要上来就要学习拧拉技术。还是老老实实从正手攻球,反手拨球(推挡)开始练习吧。先对攻球建立感觉,再学习拉球,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在对付反手下旋来球时,初学者还是以搓球为主,命中率更高一些。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分享乒乓心得,我是认真的,期待你的点赞和关注。

文章分享结束,为什么乒乓球日式直板没有直板横打和业余选手不建议练习横打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乒乓球直板选手练习横打技术,应该掌握什么关键因素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2/124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