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而且胃有多发性息肉,0203大小需要切除吗(浅表性胃炎,胃息肉3mm)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经常犯的轻微疾病,别害怕做好以下防止就可以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浅表性胃炎而且胃有多发性息肉,0203大小需要切除吗的问题,以及和胃息肉2cm医生不建议切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浅表性胃炎而且胃有多发性息肉,0203大小需要切除吗
  2. 肠息肉、胃息肉该不该摘除
  3. 胃底有0-2大的息肉,该怎么治疗
  4. 胃息肉必须手术吗

浅表性胃炎而且胃有多发性息肉,0203大小需要切除吗

谢谢邀请!

多发性胃息肉合并浅表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胃部疾病的常见现象,由于胃息肉是胃黏膜的良性病变,多为腺瘤性息肉,主要是由于长期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引起的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多发生在胃窦部,有单发的,也有多发的。当浅表性胃炎合并胃息肉时症状常表现为浅表性胃炎的反酸、嗳气、上腹部不适、饱胀感或上腹部疼痛症状外,有时会出现呕血、黑便、潜血阳性等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这种浅表性胃炎合并多发胃息肉的情况,首先应该应用四联或三联疗法的基础上继续服用抑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治疗浅表性胃炎4-6周,然后复查浅表性胃炎治愈情况和胃息肉变化情况,当复查发现胃息肉直径继续是0.2-0.3cm时暂时不需要手术治疗,因为有些胃息肉在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自行消失的(尤其是小于1cm的多发息肉),若发现息肉继续增大,直径超过2cm,病理检查有恶变倾向时就要考虑胃镜下手术切除或胃部分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谢谢阅读!

肠息肉、胃息肉该不该摘除

说到息肉,大家都可能不太重视,不论是肠息肉还是胃息肉都同属于息肉,息肉是由于长期的饮食刺激、炎症刺激、机械刺激、遗传等因素导致人体正常的物质粘膜表面出现的一种赘生物,主要临床多见的就是腺瘤性息肉、炎症息肉及某些胃肠道息肉等类型。

息肉有很大程度的恶变倾向,出现在胃壁的赘生物叫胃息肉,生长在肠腔内的叫肠息肉,息肉大小及数量形状都各异,下边为大家一一分析这两种息肉!

一、胃息肉→生长在胃粘膜表面乳头状突起的赘生物,主要用钡餐及胃镜检查,还要取活检做病检。通常早期是无症状的,后期会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恶心呕吐、出血等症状。胃息肉切除的主要适应征为1、息肉直径>2cm的无蒂及广泛的基性息肉。2、息肉进行性的生长增大。3、病例检查为腺瘤性息肉,还有异型性的增生都需要摘除息肉。息肉为良性的可保守治疗也有较好的效果。

二、肠息肉→主要是根据年龄增长而出现,主要生长在直肠及结肠多见,主要有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最常见,肠息肉一般出现后不会自行消失,也有一定程度的恶变倾向。主要的临床表现会根据息肉所生长的位置及大小和数量不同而表现不同,主要是粘液血便及便血、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感、贫血等症状。手术摘除的适应征为1、大的腺瘤性息肉,主要在肠镜下电灼切除,2、炎性及儿童少年型的息肉,错构型的息肉要局部切除,3、家族遗传性肠息肉多为腺瘤性,极容易导致癌变,所以结肠段切除术。

关注小克,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识,谢谢

胃底有0-2大的息肉,该怎么治疗

0.2cm左右的息肉,一般是由于胃内炎症所致,与饮食不当,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一定关系。可以在胃镜下活检钳直接取下,也可在胃镜下用氩离子凝固术(APC)摘除病灶。当然,如果活检没问题,可以不处理,因为0.2cm的胃息肉对于本人来说没什么不舒服的。

平时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远离烟酒,适当锻炼身体,心情舒畅,定期每年做好体检,才能更好地远离疾病,活得更精彩!

胃息肉必须手术吗

胃息肉必须手术吗?

胃息肉中的炎性息肉不需要手术切除;增生性息肉直径超过2cm、错构瘤性息肉,可行内镜下手术切除治疗;腺瘤性息肉内镜下不能切除者需外科手术治疗。

胃息肉是一个描述性的诊断,指胃黏膜表面存在向胃腔的隆起物,通常指上皮来源的隆起物。根据组织学,胃息肉可分为肿瘤性及非肿瘤性。前者指胃腺瘤性息肉,后者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

腺瘤性息肉有恶变的风险,需要内镜下切除治疗,内镜下不能切除者需外科手术治疗。增生性息肉癌变率较低,但若息肉直径超过2cm应行内镜下完整切除。炎性息肉不含腺体成分,无癌变风险,临床随诊观察为主。错构瘤性息肉,癌变率较腺瘤性息肉低,但有癌变、出血等风险,可行内镜下切除治疗。

胃镜检查发现胃息肉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本内容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薛艳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表性胃炎如何预防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2/114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