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对降糖药有哪些误区

桑枝总生物碱片需要长期服用吗 有什么优势

其实糖尿病患者对降糖药有哪些误区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为什么医生不建议吃降糖药,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糖尿病患者对降糖药有哪些误区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口服降糖药需要避免的误区有哪些
  2. 有人说长期吃降糖药格华止(二甲双胍)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伤,这是真的吗
  3. 糖尿病患者对降糖药有哪些误区
  4. 为什么对糖尿病的药已宣布降价,怎么有些药店还没有执行

口服降糖药需要避免的误区有哪些

服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时应避免下面这几个误区:

误区一:不重视饮食和其他疗法,单纯依靠药物

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治疗,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缺一不可。只有在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的配合下,药物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降糖效果;否则,药物再好也很难发挥作用。

许多患者认为用药后,多吃点没有关系,并试图通过增加药量来抵消多的进食,这是错误的。这样做的结果不利于血糖控制,容易使身体发胖;加重胰岛素的抵抗,而且还会增加胰岛负担,加速β细胞功能衰竭。

误区二:忽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有些患者习惯根据自觉症状来估计血糖控制的好坏,实际上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觉症状不太明显,服药与不服药在感觉上差不多,于是就认为不用服药也能控制好血糖。

事实上,单凭症状来估计病情并不准确。临床上,单凭饮食和运动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仅见于少数病情较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之初即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误区三:不恰当的联合用药

同类药物的降糖机制使相同的,原则上不宜联用。若两种同类药物联用,例如磺脲类与磺脲类联用、双胍类与双胍类联用,可能会引起彼此间的竞争性抑制而“两败俱伤”,结果是增加了副作用而不是增强了降糖效果。

诸如“消渴丸+格列本脲”等属于不恰当的联合用药。

误区四:光吃药,不复查

化验血糖可以了解药物的疗效,其结果也可作为选择药物及调整药量的重要依据。许多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的药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

如患者不注意定期复查,自己觉得一直没间断治疗,心理上就有了安全感,而一旦出现药物继发性失效,实际上形同未治。有的患者一直吃着药,结果还是出现了并发症,其原因就在于此。

误区五:为了降糖大量服药

许多患者为了能快点将血糖降下来,往往擅自多药联合,超剂量服药,这样不仅增加了药物的副作用,而且容易矫枉过正,引发低血糖,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此做法非常危险。

误区六:血糖降至正常时就停药

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需要长期乃至终身服药。患者经药物控制后虽症状消失,血糖降至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痊愈,还应继续维持用药;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也绝不能放松,切忌擅自停药,否则会使高血糖卷土重来,使病情恶化。

此时,再用原来的剂量就不够了,而需要增大剂量甚至要用多种降糖药联合进行治疗,这样不但会使身体收到更多损害,而且也会使医疗开支进一步增大,实在得不偿失。

误区七:频繁换药

药效的发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药效才逐渐显现出来。许多患者不了解这一点,服药没几天,见血糖、尿糖下降不满意,即认为所服药物无效,急着换药。事实上,有些降糖药(如胰岛素增敏剂)服至半个月到一个月才会达到最大的降糖效果,因此,不要轻易认为某种药物无效。

较合理的方法是:根据血糖逐渐调整服药的剂量,服至该药的最大有效剂量时,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再改用其他药或与其他药联用。

误区八:自行调整用药

有些糖尿病患者常常根据自己的感觉或尿糖多少来调整用药的剂量,这是不对的。因为血糖高低与自觉症状轻重或尿糖多少并不完全一致。

有时血糖很高,却未必有自觉症状,甚至尿糖也可以不高(主要见于肾糖阈值增高的患者)。因此,调整药物剂量应主要根据血糖,其他(如尿糖)均仅作为参考,同时,要注意排除某些偶然因素造成的血糖变化。

误区九:过分害怕药物的副作用

有些患者认为长期口服药物会损害肝肾功能,实际上这种想法并不科学。对于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来说,只要不是长期过量服用药物,应该时安全的。由于药物都要经过肝脏代谢而失活,并经过肾脏排泄出去,故肝肾本身的功能会影响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一般说来,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药物排泄受到障碍,药物原形及代谢产物在体内缓慢积聚会加重肝肾负担,影响肝肾功能。所以许多药品说明书上都写有“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的字样,但并不表示这些药对肝肾有毒副作用。

误区十:错误的服药方法

根据药物起效快慢不同,服药方法也不相同。如磺脲类药物(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应在餐前半小时服用;瑞格列奈因作用快,可在餐前即服,这样便于发挥最佳的降糖作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效果最好;双胍类药物最好在餐后服用,这样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反之,服药次序颠倒不但会降低疗效,易出现胃肠不适等症状。另外,要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决定用药次数。口服降糖药有长效、中效、短效之分,长效制剂(格列美脲、格列本脲等)每日服1~2次即可,中、短效制剂(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需每日服2~3次。

误区十一:从众心理

不少患者听周围某人说用某药好,自己也跟着用,这样不好!因为糖尿病用药强调个体化,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如胖瘦、肝肾功能、年龄等)来选药。好药就是适合自己病情的药,并非新药、贵药才是好药,别人用得好的药未必你也适用。此外,用药也不能跟着广告走。

专家提示:

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如果渐渐无效,应在医生指导下,酌情调药。

有人说长期吃降糖药格华止(二甲双胍)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伤,这是真的吗

格华止是二甲双胍的原研药商品名。该药物是口服降糖药,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许多人都是长期服用,那么长期使用会不会对肝肾造成明显副作用呢?

临床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无明显的肝肾毒副作用。但是,对于肝肾功能本身有损害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还是需要注意的。

首先来说对肾脏的影响,二甲双胍主要经过肾脏代谢,通过尿液排出去。如果肾功能轻度损害时,一般不需要调整剂量,但是当肾功能损害较严重时候,肾小球滤过率<60的时候就需要减量,因为滤过率降低,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

再说二甲双胍对肝脏是否有影响。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以通过胃肠道吸收直接进行血液循环,二甲双胍不经过肝脏代谢,不受肝p450酶影响,不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它在在体内不降解,通过直接作用于肌肉和肝脏,减少肝糖异生,增加肌肉葡萄糖酵解,降低血糖水平。所以说二甲双胍本质上对肝脏不会有影响。

但是,如果肝功能有损害,体内乳酸代谢会降低,而二甲双胍对乳酸代谢会有抑制作用,所以肝功能损害时候,服用过多二甲双胍可能造成乳酸在体内堆积。

总结:二甲双胍本身对肝肾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但如果肝肾有损害时,服用二甲双胍需要酌情减量,不然可能导致药物蓄积或者引起乳酸中毒。

我是无名药师,点击关注,我会与您分享更多的药物知识。

糖尿病患者对降糖药有哪些误区

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除了注意饮食生活调整,最重要的用药控制,这些坑不要踩!

误区1:用胰岛素就不用口服用药

胰岛素分泌不足只是导致血糖升高的其中一种原因。

血糖升高还可能由于脂肪分解过剩,肾脏对糖回吸收增加,肝脏糖原分泌过多等。

所以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联合使用口服药。

误区2:不经常监测血糖

你以为你的血糖经过控制之后,就可以不监测血糖啦?

血糖有时会由于某些特殊情况:如运动过量、进食减少等发生变化。

定期监测,是了解病情控制情况、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以作为选择调整药物或剂量的依据。

误区3:同时服用多种同类药物

口服降糖药有促胰岛素分泌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

每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但是同类的作用机制相近,不建议同类药品同时服用。

以免导致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误区4:拒用胰岛素,怕成瘾

总有人问到胰岛素是激素,会用药成瘾吗?

实际上胰岛素是生理性降糖激素,不存在成瘾性。

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是需要终身用胰岛素,这是病情所决定的,并非成瘾。

误区5:跟风吃药

隔壁老李是老糖友,他用药控糖效果好,也推荐你用,是不是该来一点?(×)

导致糖尿病的原因不同,用药必然不同,吃药不能盲目跟风。

用药应遵从个体化选药原则,掌握好适应症,严格按医嘱用药。

误区6:擅自停药

这段时间饮食控制,运动得当加上药物终于把血糖控制到稳定水平了,我是不是就可以不吃药了?

目前糖尿病尚未可以根治,多数需要长期用药。

很多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血糖得到控制,症状消失。

但这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经治愈,还应坚持用药或者联系药师判断是否需要改变药量,控制饮食,保持运动等,以免病情重卷而来。

误区7:频繁换药

哎呀,我这个药吃了1个星期了,血糖怎么还是高?我是不是要换药啊?

有的患者在使用一段时间的药物,感觉没有效果而急于换药。

药效发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用药的时间增长,药效才会显现。

如胰岛素增敏剂类要服用半个月到一个月才会达到最大降糖效果。

误区8、迷信虚假广告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目前都还没有根治的办法。

但有些无良媒体发布虚假广告,一方面渲染夸大西药的副作用,另一方面宣称可以用中药彻底根治糖尿病。许多糖尿病人被误导,擅自停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改服中药,结果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导致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后果。

误区9:糖尿病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

糖尿病的危害在于血糖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的并发症。急性并发症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慢性并发症具有高致残率,控制不佳的儿童可影响生长发育。因此在糖尿病患病早期就要严格控制各种代谢紊乱,预防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表明,早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在长期病程中可预防多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终身受益,这也被也称为良好血糖所产生的好的“代谢记忆效应”。

糖尿病药物的分类及药理作用

A

BOUTBEAUTY

关于糖尿病

磺酰脲类药物:——餐前半小时服用

其作用机理为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但不增加胰岛素的合成。对于有一定内生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病人才能奏效。磺酰脲类药物是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一线治疗药物,所有的磺酰脲类药物均能引起低血糖。起效时间需要半小时,降糖作用的高峰一般在服药后2~3个小时出现,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1、格列吡嗪:短效磺脲类制剂,服用方法为三餐前半小时服。

2、格列齐特:中效磺脲类制剂,早晚餐前半小时服。

3、格列本脲:长效磺脲类制剂,容易在体内蓄积,引起难治性低血糖,老年人中慎用。

4、格列喹酮:中效口服磺脲类降糖药,为高活性亲胰岛β细胞剂,餐前半小时服用。最大的特点是95%可通过胆汁排出,自肾脏排出的比例不足5%,而且作用温和,很少引起低血糖,特别适合老年以及有轻、中度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使用。

5、格列美脲:新一代的长效磺脲类制剂。在体内容易与蛋白快速结合和解离,对血糖控制较为稳定。本品60%经肾排泄,40%经胆道排泄,由于本药是通过双通道排泄,故可用于轻度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

B

BOUTBEAUTY

关于糖尿病

非磺脲类(苯甲酸衍生物)——餐前5~20分钟服用

同样是胰岛素促泌剂,但由于此类药物比磺脲类药物起效快,因此以在进餐前5~20分钟口服为好。如果不按时服用,可能会引起低血糖。药物起效的前提是必须有葡萄糖存在,故仅在进餐时药物起效才能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

1、瑞格列奈进餐服药(餐前15分钟以内即可)。

2、那格列奈:进餐服药,根据血糖水平、进餐时间和次数调整用药。

3、米格列奈。

C

BOUTBEAUTY

关于糖尿病

二甲双胍类——进餐之后服用

目前其作用机理还不够清楚,部分学者认为其降糖作用机理有:促进组织无氧糖酵解,加强肌肉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的异生,减少葡萄糖的产生等。是肥胖糖尿病病人的一线药。

1、盐酸二甲双胍:每日3次,餐中或餐后口服。国内推荐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日2000毫克,如超过2000毫克,疗效未必能提高,不良反应却增加。单独服用该药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

D

BOUTBEAUTY

关于糖尿病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第一口饭同时服用

其作用机理为能通过肠内与寡糖竞争与α-糖苷酶结合,抑制小肠绒毛中参与碳水化合物降解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和双糖的分解和消化,延迟并减少在小肠上段葡萄糖的吸收,从而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此类药物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效果最佳,且膳食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面粉等)时才能发挥效果。如果在餐后或饭前服用,则会起不到降糖效果。可以作为一线药物配合饮食、运动使用,或与磺酰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以及胰岛素合用。主要用于餐后高血糖者。

1、阿卡波糖片:为预防肠胀气,可由小剂量开始,开始剂量每次25毫克,每日1~2次,观察数日,若无胃肠道副作用出现,即可增加至每次50毫克,每日3次。

3、米格列醇:第二代糖苷酶抑制剂,较阿卡波糖更易在小肠吸收,每片50毫克,每次1~2片,每日3次。

E

BOUTBEAUTY

关于糖尿病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其作用机理为通过增加胰岛素组织细胞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肝、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有效地利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让葡萄糖尽快被细胞利用,使血糖下降,降糖作用可以维持24小时。其副作用有肝损、水肿、肥胖。

1、罗格列酮:开始用量为每次4毫克,每日1次,经2周治疗后,若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加量,最大推荐剂量为8毫克/日,每日1次或分2次口服。空腹或进餐时服用。

2、吡格列酮:开始剂量为15毫克,每日1次,经2周治疗后,如降糖效果不满意,剂量可加至15毫克,每日2~3次。

F

BOUTBEAUTY

关于糖尿病

胰岛素:包括短效胰岛素、中长效胰岛素注射剂、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等。

为什么对糖尿病的药已宣布降价,怎么有些药店还没有执行

前段时间在今曰头条见到国家对糖尿病的拜唐苹药每合采购价为4·6元,则是对治糖尿病的药要下降十倍左右。文章中提到对常见慢性病患者減轻负担,使得我高兴了几天。但是半个月来跑了九江市濂溪区所有药店“阿卡波糖片”消失得无影无踪。每天每顿都要吃的药一下子买不到了,这等于给我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笑话。当然,到医院可以开药,如果到医院每次的化验费、检查费医生的听诊费等加起来比原来在药店买的还要贵了。为此给百姓办好事,就要办好办实,落到实处才对。

关于本次糖尿病患者对降糖药有哪些误区和为什么医生不建议吃降糖药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6类口服降糖药及注意事项,速来了解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若需转载请注明:https://bk.jguuu.com//12/93258.html